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23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0-09-15
  
    论文
    合成孔径激光雷达中微弱信号噪声分析与处理
    王莉莉, 曾晓东
    2010, 23(9):  1. 
    摘要 ( 1460 )   PDF (1268KB) ( 12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关于合成孔径激光雷达中微弱光电信号的检测技术,分析了PIN光电二极管的主要噪声来源,设计了偏置电路和滤波电路;鉴于高频效应的影响,合理使用电磁屏蔽等措施。实验结果表明PIN电路的设计和电磁屏蔽的使用有效减小系统噪声,提高了信噪比,为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对逆合成孔径雷达噪声调频预加重干扰的研究
    杨晓光, 万灵达
    2010, 23(9):  4. 
    摘要 ( 1464 )   PDF (921KB) ( 10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对ISAR的一种相干干扰方式——噪声调频预加重干扰。相对于常规的非相干噪声调频干扰,噪声调频预加重干扰可以获得一定的处理增益,从而节省干扰功率。

    防窥门镜的研制
    陈羽
    2010, 23(9):  8. 
    摘要 ( 1202 )   PDF (483KB) ( 9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红外探测技术和液晶盒的光学开关特性,为门镜的防窥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文中简述了防窥门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工艺和电路设计的关键技术。经组装和电路调试,结果表明,设计符合使用要求。

    基于双层CAN总线的声纳数据通信系统设计
    王丹, 华红艳, 赵嵩
    2010, 23(9):  10. 
    摘要 ( 2026 )   PDF (657KB) ( 12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船舶声纳信号采集区域广、传输数据量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双层CAN总线的声纳数据通信系统。系统以PIC18F4580单片机作为中间控制器,利用自身集成的CAN控制器与各采集单元节点进行通信,通过外部扩展CAN控制器MCP2510与上位机进行通信,以双CAN总线接口实现双层、多区域数据通信。通过实验检测,无数据传送出错和数据丢失现象,性能稳定可靠。

    电子产品面板控制芯片的后端设计
    王仁平, 施隆照
    2010, 23(9):  14. 
    摘要 ( 1178 )   PDF (1661KB) ( 10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SOC Encounter基于华虹NEC 0.35 μm CZ6H 1P3AL工艺,进行电子产品面板控制芯片的版图设计。在版图设计过程中,采用时序驱动布局,同时限制布局密度达到良好的效果,利用时钟树自动综合和手动修改相结合,使时钟偏移尽可能少。并对在电源网络连接、布线时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最终实现该芯片的物理设计,结果满足时序和制造工艺要求,并达到以下指标:工作频率12 MHz,芯片面积1.089 mm2,功耗为2.715 2 mW。

    基于微带结构的新型混合左右手材料的研究
    曹志, 田晖
    2010, 23(9):  18. 
    摘要 ( 1225 )   PDF (635KB) ( 11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一种具有两个通带的新型混合左右手传输线,以及混合左右手材料传输线的传输特性和分析方法。该左手材料(Left-Handed Metamaterials,LHMs)在通带内呈现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同时为负的特性,两个通带分别出现在2.8 GHz和5.8 GHz处。通过仿真得到了色散曲线,折射率,等效介电常数和等效磁导率,从理论上验证了左手特性的存在。

    一款新颖的带隙基准电压源设计
    贺炜
    2010, 23(9):  21. 
    摘要 ( 1582 )   PDF (443KB) ( 10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TSMC0.5 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带隙基准源电路。与传统电压基准相比,该电路运用高增益的运算放大器进行内部负反馈。采用嵌套式密勒补偿,设计的低温漂、高电源抑制、低功耗的带隙基准电压源。仿真结果显示,该电路所产生的基准电压精度为13.2×10-6/℃,低频时的电源抑制为-98 dB,静态工作电流为3 μA。

    一种带有寄生通带抑制结构的滤波器设计
    王勇, 蔡斐, 吕国强
    2010, 23(9):  24. 
    摘要 ( 1757 )   PDF (481KB) ( 10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设计了一种平行耦合微带带通滤波器,对主通带的2次、3次谐波,使用半波长开路谐振器,引入传输零点,从而对该滤波器主通带2次、3次谐波处的寄生通带产生抑制作用。该方法能够在结构不做较大改变的情况下,分别对滤波器的3次谐波、2次谐波处寄生通带增加20 dB和10 dB以上的抑制效果,同时不改变滤波器的通带性能。

    复平面内用图形分析方法进行信号频谱分析
    缪元本, 王佳旺, 王彪
    2010, 23(9):  27. 
    摘要 ( 1610 )   PDF (650KB) ( 9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给出了一种在复平面内,用图形分析进行信号频谱分析的方法,详细地分析了数字频率与模拟频率之间的关系,同时准确地解释了频谱混叠现象。

    基于FPGA的多级小波逆变换实时系统设计
    钟云德, 史承兴, 闵彪
    2010, 23(9):  30. 
    摘要 ( 1658 )   PDF (760KB) ( 12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JPEG2000解码系统中的核心处理模块——离散小波逆变换(IDWT),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多级小波逆变换的高速、实时的硬件解决方案。仿真验证表明本方案能够满足连续输入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的要求,并且所设计的系统具有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

    中频数字接收机的工程实现
    王红彦, 刘泳, 姜晓洁
    2010, 23(9):  34. 
    摘要 ( 1323 )   PDF (902KB) ( 16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中频数字接收机的设计方案,并详细阐述了其工程实现方法。该设计采用了软件无线电思想,用高速A/D+FPGA+PCI结构作为硬件平台,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最后给出实际的测试结果,证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工程价值。

    表面具有形变反射面天线方向图的计算
    李开拓, 于丁
    2010, 23(9):  38. 
    摘要 ( 1213 )   PDF (676KB) ( 10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型反射面天线由于比较庞大、容易受外力的影响发生形变,因此计算表面具有形变反射面天线的方向图就变得尤为重要。反射面表面发生形变后,对辐射积分的处理会变得比较复杂,文中利用表面雅可比变换,对辐射积分进行处理,使得辐射积分的数学表示变得相对简单,将计算结果与GRASP仿真结果作了对比,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圆极化微带阵列天线的设计
    张明民, 鄢泽洪
    2010, 23(9):  41. 
    摘要 ( 1456 )   PDF (1492KB) ( 10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圆极化微带阵列天线的设计方法。重点讨论了用双馈电正方形单元天线实现圆极化、高增益阵列天线的实现方法,并利用Ansoft HFSS 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在工作频带内天线增益>13 dB,驻波<1.3,方向图E面波瓣宽度>33°,H面波瓣宽度>33°。

    OFDM-CPM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钱治军, 周原, 郭强
    2010, 23(9):  44. 
    摘要 ( 1651 )   PDF (491KB) ( 9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正交频分复用-连续相位调制通信系统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易于工程实现的调制解调方案。在多径加高斯白噪声环境下,对比了OFDM-CPM系统与OFDM-QPSK系统的误码率特性,研究了调制指数对OFDM-CPM系统误码率的影响,以及卷积码对OFDM-CPM系统误码率的改善。

    一种LST-CPM系统的简化接收机
    杨怡佳, 杜欣军
    2010, 23(9):  47. 
    摘要 ( 1434 )   PDF (527KB) ( 10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联合空时分层码,提出了一种CPM信号Laurent分解和最小均方误差检测相结合的低复杂度接收机,在降低运算量的同时,保证了低信噪比情况下接近于最大似然ML、最优检测器的接收机性能。理论推导和仿真结果均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矿下定位卡设计与实现
    冯刚, 江雷
    2010, 23(9):  50. 
    摘要 ( 1355 )   PDF (785KB) ( 9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无线局域网矿井定位系统中,定位卡是配置给矿井工作人员随身携带的嵌入式设备,应满足重量轻、体积小、抗干扰、低功耗等多方面的要求。文中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定位卡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叙述,同时提出了若干解决定位卡的非功能性要求的设计方法。

    楼道中的智能化照明系统设计
    朴星宇, 金永镐
    2010, 23(9):  54. 
    摘要 ( 7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非接触式IC卡读写模块PicoRead RF的设计与研究
    刘伟, 徐会彬
    2010, 23(9):  58. 
    摘要 ( 1475 )   PDF (391KB) ( 10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PicoRead RF芯片为法国Inside Contactless公司推出的一款非接触读写芯片。由于其性能稳定、支持协议多和价格优势,常用于设计非接触读卡设备。文中主要介绍了PicoRead RF芯片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及其在软硬件上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为使用者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地面背景红外特性日变化仿真方法研究
    赵灿, 黄曦
    2010, 23(9):  60. 
    摘要 ( 1201 )   PDF (630KB) ( 10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影响红外辐射因素的日变化特性,建立了热物理模型,对典型地面背景中的材质表面温度进行了逐时计算,实现了特定外界条件下的地面背景红外特性的日变化仿真。

    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热透镜焦距的数值模拟
    郭龙成, 过振, 王石语, 刘海强, 宋小鹿, 李兵斌
    2010, 23(9):  63. 
    摘要 ( 1444 )   PDF (1121KB) ( 10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理论分析了轴对称时,以泵浦光为标准高斯光束,在散热均匀情况下,激光晶体中的三维温度场分布,计算了热透镜焦距。利用Ansys数值,模拟了不同泵浦功率及不同泵浦光半径下,激光晶体中的三维温度场分布,并利用Matlab处理了温度数据,数值计算了热透镜对平行入射晶体端面的平面波产生相位畸变,描绘出热透镜焦距随半径的变化曲线。数值分析得出,热透镜焦距随径向发生变化,出射光波为非球面波,热透镜等效凹面镜不能用单一曲率半径描述,为非球面镜,并研究了泵浦功率和泵浦光半径对热透镜焦距的影响。

    硅中磷杂质的SIMS定量检测
    陈密惠, 何秀坤, 马农农, 曹全喜
    2010, 23(9):  68. 
    摘要 ( 1395 )   PDF (579KB) ( 11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SIMS(二次离子质谱仪)测试了国产重掺砷硅单晶中的痕量杂质磷,通过样品前期处理和精密的仪器调试,使检测时间缩短,并使硅中磷的检测限达到5×1013  cm-3。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前期处理工艺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不同处理工艺得到的样品,在表面粗糙度方面产生区别。不同的表面粗糙度,影响到样品的测试时间和测试精度。同时,通过仪器调试,仪器的真空度达到1×10-10  torr,使测试背底和检测限降低。

    铁电薄膜的厚度对其相变性质的影响
    游娜, 张现军, 王胜平
    2010, 23(9):  71. 
    摘要 ( 1469 )   PDF (514KB) ( 9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铁电薄膜的厚度改变时,利用平均场近似方法,研究了基于横场伊辛模型的铁电薄膜的相变性质。在文中利用数值计算方法计算了不同厚度的铁电薄膜的相图和居里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厚度对铁电薄膜的相图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对居里温度则几乎没有影响。

    小波变换在符号率估计中的应用研究
    马晓宇
    2010, 23(9):  74. 
    摘要 ( 1690 )   PDF (572KB) ( 10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波变换具有局部显微特性,对信号的瞬时特性具有较强的捕获能力。文中介绍了Haar小波的基本原理,并从连续小波变换的定义出发,分析了PSK信号的小波域特征,对高斯白噪声中QPSK信号的小波变换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小波变换能够有效地检测并提取符号的跳变信息。

    基于FBRM的自适应码率控制算法
    许磊, 王胜利, 谢慧, 王丽丽
    2010, 23(9):  77. 
    摘要 ( 1704 )   PDF (826KB) ( 10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EBCOT中MQ占用大量编码时间和资源,提出了一种基于码率反馈MQ自适应率控制算法。根据小波子带特性自适应地选择Coding Pass进入MQ算术编码器,先进入码流的Coding Pass反馈控制未进入MQ的Coding Pass,查找截断点,舍弃对最终码流无贡献的Coding Pass的码段。从而提升了整个EBCOT编码效率。算法几乎对整个图像压缩质量无影响,同时还大幅度地提高了整个EBCOT的编码效率。试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有效地减少了EBCOT中MQ的计算量和存储量,易于硬件实现。

    基于图像差分的H.264快速帧间模式选择算法
    吕博, 李玉山, 刘洋
    2010, 23(9):  80. 
    摘要 ( 1424 )   PDF (462KB) ( 9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H.264编码速度,提出一种快速帧间模式选择算法。以图像差分作为度量图像运动细致程度的标准,直接选出最佳帧间模式,避免不断计算每种帧间模式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与原有算法相比,在没有损失图像码率和PSNR的情况下,帧间预测时间缩减了75%,实现了在H.264的D1图像实时编码。

    基于码率预分配自适应控制算法
    王胜利, 王娇, 许磊
    2010, 23(9):  83. 
    摘要 ( 1401 )   PDF (994KB) ( 9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对图像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码率预分配算法。算法通过特殊选取的模板,在对码块独立进行有效比特平面熵估计的同时,通过熵估计的总和控制码率预分配。算术编码器根据预分配的码率控制编码深度和优化截取。此算法可以有效减少算术编码时间、提高编码效率,有利于硬件实现。

    改进的BP网络算法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姚慧娟, 栾晓明
    2010, 23(9):  86. 
    摘要 ( 1721 )   PDF (726KB) ( 11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增加动量因子和自适应学习速率相结合的方法,对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改进,利用改进的BP网络算法,可以有效地抑制网络陷入局部极小值,提高网络训练速度。实验验证表明,改进的算法对图像识别的准确率较高。

    改进决策树算法的应用研究
    王源, 王甜甜
    2010, 23(9):  89. 
    摘要 ( 1220 )   PDF (1056KB) ( 10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ID3算法倾向于取值较多的属性的特点,同时为避免特定领域主观属性影响分类结果,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决策树算法。该方法利用决策树算法构造决策树,通过对分类结果中主客观属性进行标记并逻辑运算,最终得到较客观的决策信息,并进行实验验证。

    视频序列中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跟踪方法
    吕利娟, 陈建春
    2010, 23(9):  92. 
    摘要 ( 1511 )   PDF (1104KB) ( 9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视频序列中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跟踪算法,该算法采用基于码本背景建模的减背景法与差分法相结合的算法,实现对运动目标的快速精确的检测与提取,也能够在存在前景运动的过程中提取背景,使用卡尔曼滤波对运动目标在下一帧中最可能出现的位置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利用Camshift跟踪算法进行较小范围的搜索和目标匹配,减少了运算量、节约了搜索和匹配的时间、提高了跟踪的速度。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改进的近场源距离、方位联合估计算法
    李石, 雷婷
    2010, 23(9):  96. 
    摘要 ( 1150 )   PDF (475KB) ( 9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无需参数配对的近场源距离、方位联合估计算法。该算法通过对构造的阵列输出信号四阶累积量矩阵,进行一定的变换构造处理得到一个新的矩阵,利用其相应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估计出二维参数。与ESPRIT-Like方法相比,文中算法参数估计结果能自动配对,而无需再进行配对过程。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SOPC的嵌入式数字音频AGC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陈祎, 陈明义
    2010, 23(9):  99. 
    摘要 ( 1497 )   PDF (688KB) ( 10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基于SOPC技术的嵌入式数字音频的自动增益控制系统解决方案,移植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作为嵌入式应用软件运行平台,通过采用一种多参数融合的AGC算法进行实时AGC处理,设计并实现了应用于数字演播室中,具有一定噪音抑制能力的嵌入式数字音频AGC系统。

    医疗内窥镜影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君, 钟建东, 王登平, 潘西川
    2010, 23(9):  103. 
    摘要 ( 1238 )   PDF (1120KB) ( 10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设计并实现了消化内镜影像系统的常用功能,并增加了病变图像的二次采集,典型病例库的维护以及“所见即所得”的报告生成方式,提高了诊断效率。并对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测试,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完备性。

    基于MSP430的直流接地检测系统
    钟鸿锐, 罗金萍, 林曙光
    2010, 23(9):  106. 
    摘要 ( 1524 )   PDF (641KB) ( 11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直流接地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并详述“平衡-不平衡法”检测绝缘电阻原理,提出直流接地检测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中的关键技术。经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正确检测直流电源系统的绝缘电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电力部门提供了可靠的直流接地检测手段。

    基于神经网络的舰载无人直升机着舰控制研究
    郭署山, 袁锁中
    2010, 23(9):  110. 
    摘要 ( 1208 )   PDF (631KB) ( 9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无人直升机轨迹跟踪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针对无人直升机着舰回收的特殊要求,设计了直升机着舰轨迹,采用动态逆方法设计了直升机自动着舰控制系统,通过自适应神经网络,对动态逆误差进行了补偿,利用Matlab仿真工具箱,对无人直升机自主着舰的全过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显示,系统符合设计要求。

    荧光磁粉探伤自动化检测系统
    刘佳
    2010, 23(9):  113. 
    摘要 ( 1745 )   PDF (406KB) ( 10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如何实现荧光磁粉探伤自动化检测系统。该系统在荧光磁粉探伤原理的基础上,以计算机作为中心控制系统,控制磁粉探伤机和步进电机,同时结合图像处理和机器视觉技术,对工件的金属壳体进行尺寸和缺陷检测。

    基于ARM Cortex-M3的过采样技术
    晏英俊, 张自强
    2010, 23(9):  115. 
    摘要 ( 1471 )   PDF (639KB) ( 13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一种基于ARM Cortex-M3内核实现的过采样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过采样技术可在不需片外ADC器件的情况下,达到同样的采样效果。将Cortex-M3内核与过采样技术相结合,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而且提升了系统的运行速率、可靠性与稳定性。

    数据仓库在航空维修信息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李卫斌, 杨家锋, 王保保
    2010, 23(9):  118. 
    摘要 ( 1490 )   PDF (801KB) ( 9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空军航空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航空维修信息分析系统研究模型,应用此模型可以对航空维修信息进行联机分析处理,并用决策树算法及关联规则算法进行数据挖掘,以实现对航空维修信息的智能分析。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方法
    杨玲, 刘静
    2010, 23(9):  122. 
    摘要 ( 1381 )   PDF (773KB) ( 9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后存在边缘模糊、纹理不清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影像融合方法。首先对待融合的医学影像进行小波分解,在高频域,取纹理属性和边缘属性作为证据,根据Dempster证据合成和判决规则,得到高频域各点属性,从而确定融合规则;在小波分解的低频域,采用基于区域梯度的融合规则。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后医学影像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源医学影像的边缘和纹理细节信息,有效提高了融合性能,优于同类方法。

    基于LogGabor纹理特征分析的机场ROI的自动分割
    王丽, 王海涛
    2010, 23(9):  125. 
    摘要 ( 1089 )   PDF (832KB) ( 11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基于2D LogGabor纹理特征分析的机场ROI(Region of Interest)自动分割方法。首先将原始图像分块并做傅里叶变换;然后采用基于上下文纹理信息的LogGabor算法,提取图像块的尺度特征;再通过直线拟合,利用尺度特征分割出图像的机场ROI。实验证明文中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提高软件可靠性的策略
    陈煜, 王勇
    2010, 23(9):  127. 
    摘要 ( 1385 )   PDF (549KB) ( 10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软件可靠性的概念出发,简要地阐述了软件可靠性的重要性及影响软件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并强调应该以用户为准则,从软件的管理、开发及测试等4个方面上提高软件可靠性。

    IEEE 802.11r认证协议安全性分析及改进
    杨卫东, 沈策, 李洋, 向上荣
    2010, 23(9):  130. 
    摘要 ( 1944 )   PDF (500KB) ( 7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AUTLOG信仰逻辑,对IEEE 802.11r认证协议进行了形式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认证协议无法实现全部的认证及密钥协商目标,存在的安全缺陷。在深入分析产生安全缺陷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改进方案。

    基于SystemView的接收信号中载波的提取
    李莉
    2010, 23(9):  133. 
    摘要 ( 1196 )   PDF (514KB) ( 7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一种可用于CAI的动态设计和分析软件SystemView,对SystemView仿真软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通信系统原理的仿真。结果表明,通过用SystemView软件仿真,方便地得到所设计电路的输出结果与分析波形。

月刊,1987年9月创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主  编:廖桂生
副  主  编:万连城
责任编辑:黑 蕾
编辑出版:电子科技编辑部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国内发行:中国邮政集团陕西省报刊发行局(52-246)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M8969)
通信地址: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375信箱
邮政编码:710071
电话/传真:029-88202440
网  址:http://journal.xidian.edu.cn/dzkj
电子邮箱:dzkj@mail.xidian.edu.cn
国际刊号:ISSN 1007-7820
国内刊号:CN 61-1291/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