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欣, 李建东. 空空高速移动通信信号的频偏估计和跟踪算法[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4, 51(3): 30-37. |
[2] |
杨瑞科,高霞,武福平,李仁先,周晔. 5G毫米波雨衰减链路传播模型及通信性能[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2, 49(4): 24-30. |
[3] |
蒋芳,黄兴,胡梦钰,王翊,许耀华,胡艳军. 降噪自编码器辅助的下行MIMO-SCMA编解码方法[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2, 49(3): 74-82. |
[4] |
王家恒,乐煜炜,张博文,郭瑞伟,高征,王子悦,凌昕彤. 区块链无线接入网:面向未来移动通信的新架构[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0, 47(5): 3-10. |
[5] |
唐杰,敖少鹏,袁文俊,林沛斐,汪洋. 直流接地极极址刀闸控制系统[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9, 46(2): 78-82. |
[6] |
李晓辉;魏龙飞;黑永强;刘乃安. LTE-A超远覆盖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设计与性能[J]. J4, 2013, 40(5): 38-43+156. |
[7] |
刘立程;胡瑞. 利用沃尔什码扩频的MC-CDMA系统频偏估计算法[J]. J4, 2012, 39(1): 135-140. |
[8] |
韩庆绵. 一种新颖的全IP综合移动通信系统[J]. J4, 2011, 38(5): 40-45+114. |
[9] |
黄如浩;何培宇;于文君;高勇. 基于子空间新型跟踪策略的RLS盲多用户检测算法[J]. J4, 2011, 38(2): 162-166. |
[10] |
李亚晖;杨卫东;马建峰. 一种高效的3G-WLAN互联网络认证协议 [J]. J4, 2008, 35(3): 464-468. |
[11] |
朱永忠1;李萍2;张殿富2. 在散射条件下对电磁极化技术的实验研究 [J]. J4, 2007, 34(3): 443-447. |
[12] |
郑霖(1;2);欧阳缮(2);仇洪冰(2). 基于最小四阶矩准则的RLS空时多用户检测算法 [J]. J4, 2006, 33(5): 782-787. |
[13] |
陈彦辉;康槿;李建东. 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拓扑有效性的研究 [J]. J4, 2006, 33(5): 700-702. |
[14] |
周晓东;李建东;杨军. 一种新的移动Ad Hoc网络的单忙音码分多址协议[J]. J4, 2005, 32(4): 587-592. |
[15] |
薛奕冰;李建东. 基于U-D分解滤波的盲空时多用户检测算法[J]. J4, 2005, 32(1): 48-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