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邹岷强,马子玥. 一种Petri网最优控制序列的高效设计方法[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2, 49(3): 199-205. |
[2] |
王祺;陈晓亮. 一种用于柔性制造系统混惑状态估计的算法[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7, 44(2): 69-74. |
[3] |
马子玥;童音. 采用基本标识图的Petri网控制策略[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6, 43(6): 68-73. |
[4] |
蒋忠远;张秀艳;马子玥. 智能电网中电能存储系统的容量优化[J]. J4, 2015, 42(6): 106-112. |
[5] |
张秀艳;钟春富;贾建援. S3PR网的可达标识集算法[J]. J4, 2015, 42(5): 105-109. |
[6] |
张丽;赵良煦;王寿光;汪成英. 针对α网的最优线性约束转换方法[J]. J4, 2015, 42(5): 183-187+212. |
[7] |
陈晓亮;蒋忠远;叶剑虹 . 工作流网的混或检测和预防策略
[J]. J4, 2015, 42(2): 77-83. |
[8] |
朱承丞;董利达. 一种多线程软件并发漏洞检测方法
[J]. J4, 2015, 42(2): 167-173+212. |
[9] |
尤丹;刘苗;吴文慧;王寿光. S3PR网的严格极小信标计算方法[J]. J4, 2014, 41(4): 193-197+204. |
[10] |
洪良. S3PR网可达标识数的一种有效估算方法[J]. J4, 2014, 41(3): 169-173. |
[11] |
李晔;王映辉;于振华.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面向对象Petri网建模[J]. J4, 2014, 41(2): 165-171. |
[12] |
王祺;王安荣;蒲绪强. 制造系统Petri网特殊标识求解算法[J]. J4, 2013, 40(6): 85-91. |
[13] |
张曼;段振华. 工作流网合成规则及其在流程设计中的应用[J]. J4, 2012, 39(2): 200-206. |
[14] |
陈玉峰;李志武. 安全Petri网事件分离状态的BDD算法[J]. J4, 2010, 37(1): 119-124+141. |
[15] |
郭金维;李志武. 一种时延Petri网的死锁预防方法[J]. J4, 2009, 36(5): 902-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