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天宇,曹磊. 多任务机制驱动的高维多目标进化算法[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2, 49(4): 134-143. |
[2] |
李慧,奚园园,马宇鑫,张瑞梅. 融合PCA和ESN的交通流周期预测模型[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9, 46(1): 20-26. |
[3] |
周志文;黄高明;高俊;满欣. 一种深度学习的雷达辐射源识别算法[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7, 44(3): 77-82. |
[4] |
杨鑫;魏兵. 一种射线跟踪建模的新方法[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6, 43(3): 73-77. |
[5] |
虞泓波;冯大政;解虎. MIMO雷达迭代降维稳健波束形成方法[J]. J4, 2016, 43(1): 30-35. |
[6] |
陈文锋;龚书喜;董海林;张鹏飞;赵博. 雷达目标宽带散射特性的GGO快速分析方法[J]. J4, 2016, 43(1): 60-65. |
[7] |
周延;冯大政;朱国辉. 双基地机载雷达杂波预滤波方法[J]. J4, 2015, 42(5): 68-74. |
[8] |
李致金;周杰;乔杰;吴文娟. 自适应维分编码维数估计与降维算法[J]. J4, 2014, 41(6): 148-154. |
[9] |
赵扬扬;周水生;武亚静. 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非迭代GLRAM算法[J]. J4, 2014, 41(2): 144-150. |
[10] |
蔡晶晶;李鹏;赵国庆. RD-MUSIC的二维DOA估计方法[J]. J4, 2013, 40(3): 81-86+144. |
[11] |
吕晖;冯大政;和洁;向聪. 机载多输入多输出雷达局域化降维杂波抑制方法[J]. J4, 2011, 38(2): 88-92. |
[12] |
温浩;孙蕾. 基于张量局部和全局信息的人脸识别算法[J]. J4, 2010, 37(3): 429-435. |
[13] |
尚晓清;宋宜美. 一种基于扩散映射的非线性降维算法[J]. J4, 2010, 37(1): 130-135. |
[14] |
索志勇;李真芳;吴建新;保铮. 联合像素多基线InSAR降维处理方法[J]. J4, 2009, 36(3): 385-417. |
[15] |
张浩;张志军;朱国军. 信源数目估计误差影响下的修正二维MUSIC算法分析 [J]. J4, 2007, 34(4): 577-5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