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云江, 朱高辉, 杨宇霆, 马钟, 魏璐. 空间耦合量子LDPC码的双窗口滑动译码[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4, 51(1): 11-20. |
[2] |
郭漪;吕昱萱;刘刚;杨世勇. D2D通信中最优功率分配和最佳中继选择[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7, 44(4): 7-11+180. |
[3] |
代龙震;崔维嘉;王大鸣. 范数有界信道误差的鲁棒干扰对齐算法[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7, 44(1): 134-139+181. |
[4] |
刘景美;王延丽;梁斌;赵森林. 相关准循环码字集方法攻击McEliece密码体制[J]. J4, 2014, 41(2): 15-19+50. |
[5] |
王静怡;李颖;孙岳. 适用于网络LDPC码的速率兼容算法[J]. J4, 2013, 40(2): 13-17+47. |
[6] |
李冬;史浩山;程伟. 一种AF-MIMO中继系统中的混合协作方案[J]. J4, 2012, 39(2): 35-39. |
[7] |
林伟;白宝明;王雪鹏. 多元LDPC码的动态扩展最小和译码算法[J]. J4, 2012, 39(2): 59-65. |
[8] |
肖鹤玲;蔡宁;王骁. 量子LDPC码在量子密钥分配中的应用[J]. J4, 2012, 39(2): 8-11+23. |
[9] |
何光华;白宝明;李博;林伟. 采用EMS算法的多元LDPC译码器的FPGA实现[J]. J4, 2011, 38(5): 27-33. |
[10] |
张国华;王新梅. 一类围长至少为6的QC-LDPC码的存在性[J]. J4, 2011, 38(3): 136-139+149. |
[11] |
胡树楷;王新梅. 一种简化的GF(q)-LDPC码译码算法[J]. J4, 2011, 38(2): 8-12+196. |
[12] |
周林;白宝明;邵军虎;林伟. 多元LDPC码的速率兼容技术研究[J]. J4, 2011, 38(1): 147-152. |
[13] |
邵军虎 周林 白宝明 林伟. 多元量子LDPC码的构造与译码[J]. J4, 2010, 37(6): 1005-1010. |
[14] |
杨洋;陈超;白宝明;王新梅. LDPC码串行译码策略的收敛速度分析[J]. J4, 2010, 37(5): 795-800. |
[15] |
崔俊云;白宝明;郭旭东. 一种改进的准循环LDPC码环消除算法[J]. J4, 2010, 37(4): 700-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