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会生;方子希. PTN时分复用业务的时延抖动分析模型[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7, 44(6): 85-91+143. |
[2] |
徐娟;姚如贵;李路;高凡琪. 优化稀疏LU分解的LDPC编码算法研究
[J]. J4, 2015, 42(2): 127-132. |
[3] |
陈庆丽;张志勇;向菲;王剑. 面向多媒体社交网络的访问控制模型[J]. J4, 2014, 41(6): 181-187. |
[4] |
鲍民权;邱智亮;姚明旿;卢卫娜. 一种适用于变长分组交换的切片式分组转发方案[J]. J4, 2013, 40(1): 1-5. |
[5] |
王亚楠;夏海轮;冯春燕. 异构网络中多媒体业务的联合呼叫接纳控制[J]. J4, 2010, 37(5): 953-959. |
[6] |
吴炜(1);常义林(1);罗忠(2). 一种新的媒体同步反馈控制算法[J]. J4, 2006, 33(3): 359-365. |
[7] |
许延1;2;常义林1;贾杰1;罗忠3. IP网上媒体同步的控制机制[J]. J4, 2005, 32(5): 686-690. |
[8] |
吴炜;常义林. 基于时延范围预测的媒体播放控制算法[J]. J4, 2005, 32(2): 272-275. |
[9] |
王凯东;易克初;田斌. 一种新颖的用于宽带多媒体卫星网络的调度策略[J]. J4, 2004, 31(5): 765-769. |
[10] |
许延;常义林;刘增基. 多媒体同步系统中补偿缓冲区的设计[J]. J4, 2003, 30(3): 315-319. |
[11] |
王新稳;周晓辉;郭航利. “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研制[J]. J4, 2000, 27(7): 131-134. |
[12] |
刘锋;穆肇骊;王新梅. 混沌的同步及其在保密通讯中的应用[J]. J4, 2000, 27(4): 515-520. |
[13] |
刘凯;李维英;李建东. 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自组织无线网络协议[J]. J4, 2000, 27(2): 190-195. |
[14] |
暂时无作者信息. 基于遗传策略的实时多点传送路由算法[J]. J4, 2000, 27(2): 215-219. |
[15] |
宋彬;常义林;郭建英. 基于H.263的甚低比特率视频软件编码器[J]. J4, 2000, 27(1): 5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