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按栏目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优先发表
更多...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3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8-04-20
研究论文
MIMO系统联合参数估计
董伟;李建东;吕卓;贺鹏
2008, 35(2): 189-195.
摘要
(
2488
)
PDF
(775KB) (
147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联合频偏信道估计问题,考虑了更一般的模型(每一根发送天线到每一根接收天线之间的频偏是不同的),研究了频偏和信道的最大似然估计,分析表明该估计问题包含一个多维搜索过程.为了解决上述复杂的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频偏信道估计新方法,首先根据粒子群优化理论估计出多个发射天线到某一接收天线的频偏,然后再利用最大似然估计器对信道增益进行估计.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相关的估计算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有更大的频偏估计范围,且估计值的均方误差渐近达到Cramer-Rao下界.
MIMO-OFDM系统中一种干扰抑制迭代信道估计算法
郭漪;刘刚;葛建华
2008, 35(2): 196-200.
摘要
(
2623
)
PDF
(734KB) (
11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减小载波间干扰对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干扰抑制迭代信道估计算法.首先根据频域正交导频估计导频信道频域响应,然后利用DFT内插方法获得信道响应初始估值,进而对其进行迭代消噪滤波处理改善信道估值.由于迭代过程加入了信道预校正以及时域滤波,从而有效地消除了载波间干扰和信道噪声的影响,提高了信道估计的精度.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避免了复杂的矩阵求逆运算,实现简单.
信噪比辅助的OFDM系统剩余载波频偏估计算法
任光亮;行江涛;常义林
2008, 35(2): 201-205.
摘要
(
6491
)
PDF
(636KB) (
118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适合无线衰落信道的剩余载波频偏估计新算法.该算法利用估计出的各个子信道信噪比,选择出高质量子信道,再利用这些高质量子信道上的判决数据,联合导频子载波上的数据共同估计剩余载波频率偏移.新算法具备导频辅助估计(PTA)算法和判决数据导向(DD)算法的优点.仿真结果表明,当平均信噪比大于10dB时,新算法的估计精度比PTA算法提高了至少3倍,比DD算法提高了至少20倍.
一种非相干检测下的低复杂度正交编码调制解调方案
车书玲;王新梅
2008, 35(2): 206-209.
摘要
(
2411
)
PDF
(639KB) (
128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码率应用环境的低复杂度非相干正交调制解调方案.信息比特首先经过一个Zigzag码线性编码器,然后将满足奇偶校验关系的编码比特映射为一个PPM符号发送出去.再根据PPM的软输出解调和正交Hadamard码译码之间的等价关系,就可以在接收端将解调和译码看作一个整体处理,这样不但避免了解调和译码之间的迭代运算,而且可以应用快速Hadamard变换(FHT)和基于FHT的后验概率译码(APP-FHT)来降低译码复杂度.还应用联合设计的线性交织器进一步改善本方案中存在的错误平层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案在降低复杂度的同时具有和其他方案可比的性能.
JPEG2000中优化逼近的整型小波变换
郭杰;吴成柯;王柯俨;马静;张磊
2008, 35(2): 210-215.
摘要
(
2546
)
PDF
(726KB) (
106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JPEG2000中整型小波变换的优化逼近方案,并从硬件实现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基于行提升算法的VLSI结构.该方案在提升步骤中有效保护小波系数的尾数部分,从而确保在小波系数动态范围限定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小波变换的精度,从而提高图像压缩的质量.由于在硬件实现中采用基于行的提升变换结构,使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变换能并行处理.实验表明,在XC2V3000型号的Xilinx FPGA上实现该结构所需资源只占27%,时钟频率可达到66MHz以上.与其他小波变换结构相比,该结构不仅改善了小波变换的性能,同时具有并行度高、节省存储空间等优点,并且可以在一幅图像逐行扫描的时间T内完成整幅图像的小波变换.
相控阵机载雷达空时两维杂波预滤波处理方法
李晓明;冯大政;刘宏伟;罗钉
2008, 35(2): 216-222.
摘要
(
2195
)
PDF
(729KB) (
11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对机载相控阵雷达进行空时两维杂波预滤波的处理方法.利用机载雷达杂波分布轨迹可由载机速度和雷达系统参数确定这一先验知识,设计了简单有效的空时两维两脉冲杂波对消器,并将其用作降维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算法的预处理,进一步改善降维STAP算法的动目标检测性能.计算机仿真分析表明,预滤波处理对正侧视和非正侧视机载雷达都有很好的杂波抑制能力,进一步改善了常规动目标显示处理和降维STAP算法的动目标检测性能.该算法的有效性由某实测数据处理结果所验证.
基于Bayes准则的STAP协方差矩阵估计算法
刘聪锋;廖桂生
2008, 35(2): 223-227.
摘要
(
2081
)
PDF
(806KB) (
106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杂波功率随距离缓变的非均匀环境,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Bayes准则的加权最大似然估计(WMLE)算法,以改善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中的协方差矩阵估计.通过对训练数据进行事件定义,利用Bayes准则给出了加权系数的准确计算方法,解决了WMLE中加权系数的求解难题.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一种冗余字典下的信号稀疏分解新方法
刘丹华;石光明;周佳社
2008, 35(2): 228-232.
摘要
(
2523
)
PDF
(625KB) (
338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目前冗余字典下信号稀疏分解常用算法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分组匹配追踪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多组正交基构造冗余字典,然后采用迭代式分组匹配追踪,每次迭代从字典中选出一组和原始信号或残余最匹配的正交基,采用正交分解快速算法进行正交分解得到少量重要系数,多次迭代后逐渐稀疏逼近原始信号.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小波正交基级联冗余字典进行信号稀疏分解时,在同等稀疏条件下,与匹配追踪(MP)算法相比,该算法的计算速度提高了大约30倍,而且可避免过匹配现象.
一种按块递归的盲源分离方法
刘建强;冯大政
2008, 35(2): 233-236.
摘要
(
1848
)
PDF
(671KB) (
103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然梯度算法比随机梯度算法有更好的收敛性能和数值稳定性,块递归算法需要较少的运算时间. 结合这两者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块递归的盲源分离算法. 首先基于自然梯度和非线性主分量分析,构造出按块递归更新的矩阵方程, 然后用QR分解和回代法逐块求解该矩阵方程得到最优分离矩阵. 与已有递归型盲源分离算法相比, 数值仿真实验表明本方法运行一次所需平均时间减少了65%, 所求矩阵的正交性能指标改善了10dB.
MIMO系统中改进的粒子滤波解调算法
郑贱平;白宝明;王新梅
2008, 35(2): 237-241.
摘要
(
3663
)
PDF
(584KB) (
118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粒子滤波算法(PF)中,序列重要性采样引起采样点贫化,进一步经过重采样后造成分集度损失.由于调制星座上信号点的有限离散性,当PF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解调时,分集度损失将引起解调性能下降.因此,提出首先采用噪声增强的方法来增加重要性采样得到的不同粒子数,从而减缓采样点贫化.然后引入部分确定性重分配结构(PDR)取代重采样过程,以提高具有小重要性权值的粒子被保存的概率,降低分集度损失.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噪声增强和PDR方法能够显著改善MIMO系统的比特错误性能.
多站测角的最小二乘交互多模型跟踪算法
宋骊平;姬红兵
2008, 35(2): 242-247.
摘要
(
1919
)
PDF
(662KB) (
11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多站测角的被动目标跟踪中,目标的状态与角度量测值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现有的方法主要是对其进行线性化,但线性化过程会带来滤波精度的下降,甚至会产生滤波发散而丢失目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多个观测站测得的目标角度信息进行融合,估计出目标的状态,将状态估计作为卡尔曼滤波的伪量测,然后采用交互多模型算法跟踪机动目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多站测角机动目标的跟踪,其跟踪误差远小于现有的跟踪方法.
一种伪粒子滤波的多目标跟踪方法
孙伟;郭宝龙
2008, 35(2): 248-253.
摘要
(
2337
)
PDF
(1232KB) (
16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经典粒子滤波方法进行多目标跟踪的发散问题,基于经典粒子滤波原理和聚类算法,提出一种伪粒子滤波方法.通过对经典粒子滤波重要性重采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获得相应目标的粒子子群集合以及相应的不动点.并证明了选取近于目标区域大小的聚类核函数带宽,聚类不动点即逼近目标的最大后验概率分布.通过数据关联确定多目标的最终状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解决了经典理论的发散问题,可以完成实时多目标跟踪,且具有鲁棒性能和一定的生物视觉仿生功能.
一种开口环缺陷地面结构复合左右手传输线
吴边;梁昌洪;陈亮;李刚
2008, 35(2): 254-257.
摘要
(
1976
)
PDF
(933KB) (
120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开口谐振环缺陷地面结构复合左右手传输线,采用曲线拟合技术提取出单元等效电路值,推导出该单元模型的传输零点位置、色散特性、折射率特性以及级联传输特性.理论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结构呈现出复合左右手特性.这种新型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具有带外传输零点,结构简单紧凑且不引入对地过孔,适合在微波集成电路中推广应用.
小型化5位数控延迟线的设计
汪霆雷1;魏文博1;刘其中1;宫岚2
2008, 35(2): 258-261.
摘要
(
1857
)
PDF
(877KB) (
14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小型化5位数控延迟线.其中,小时延单元采用传统的右手传输线实现,而大的时延单元采用左手传输线来实现.该方法能够克服传统右手传输线实现大的时延单元时存在的体积和插入损耗大的缺点.该延迟线工作在9GHz~10GHz频段上,延迟时间调节范围可达100ps~3100ps,时间步长间隔100ps.整个延迟线尺寸仅10mm×20mm×0.5mm,插入损耗小于6.2dB.
任意线性集总网络FDTD建模新方法
陈智慧1;褚庆昕2
2008, 35(2): 262-266.
摘要
(
1866
)
PDF
(609KB) (
9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新的任意线性集总网络的时域有限差分法建模方法,首先将集总网络的频域导纳参数写成多个有理分式之和的形式,通过逆傅里叶变换技术将其变换到时域,然后利用分段递推卷积技术直接将时域导纳参数代入时域有限差分法迭代方程中完成计算.与基于Z变换的建模方法相比,新方法需要较少的变量,同时保留了其显式差分的特点,并具有相同的计算精度.最后,利用该方法对单端口和双端口微带线网络进行建模,计算结果与Z变换建模方法得到的结果吻合.
一种新的短时间间隔测量方法
王海;周渭;刘畅生;王水平
2008, 35(2): 267-271.
摘要
(
2593
)
PDF
(663KB) (
25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基于延迟线技术的短时间间隔测量新方法.利用延迟链产生均匀延迟的多路参考频率信号,在由短时间间隔形成的闸门下对其计数,以计数值的平均数作为参考频率计数值,降低测量误差1~2个数量级.理论分析表明新方法的短时间间隔测量误差取决于延迟单元延时.实际测量数据表明,在参考频率为200MHz,延迟单元延时为500ps时测量误差小于500ps,同等条件下测量精度比脉冲填充法高10倍.相比模拟内差法、时间-电压变换法和游标法等,新方法实现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宽输入快速启动的高精度电压基准电路设计
王辉1;王松林1;来新泉2;代国定2;郭宝龙1
2008, 35(2): 272-276.
摘要
(
1806
)
PDF
(972KB) (
15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BCD(bipolar CMOS DMOS)工艺,设计了一款不需调节且可快速启动的高精度电压基准电路.利用齐纳二极管的稳压特性,构成TTL_BUFFER缓冲电路,使基准电路的输入电压变化范围在1V左右,从而提高电压基准精度.运用MOS器件的自偏特性,迅速给电压基准提供一个偏置,完成了整个电路的快速启动.该电路与基准电路结合后,当输入电压在6.3~14V的范围内时,其基准电压摆动小于2mV;启动时间为20μs左右.与同类电路相比,该电压基准输出摆动缩小了60%,启动时间缩短了40%.
一类基于经典卷积码的量子稳定子码
邢莉娟;李卓;王新梅
2008, 35(2): 277-281.
摘要
(
1906
)
PDF
(478KB) (
98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类新的量子稳定子码的构造方法.寻找量子稳定子码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寻找GF(4)上迹内积自正交的经典码问题.根据这一关系,首先证明了GF(4)上经典卷积码迹内积自正交的充要条件,然后寻找满足该条件的经典卷积码,再将找到的经典卷积码通过“咬尾”变换得到具有简单分组结构的tail-biting码,证明了该类tail-biting码是迹内积自正交的,从而构造出对应的量子稳定子码.该类码构造方法简单,码距接近理论上限.
具有用户匿名性的移动IP注册协议
党岚君1;寇卫东1;2;曹雪菲1;樊凯1
2008, 35(2): 282-287.
摘要
(
2069
)
PDF
(563KB) (
106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移动IP注册过程中的匿名认证问题,提出了一个具有用户匿名性的移动IP注册协议.移动用户通过对家乡代理的身份和新建立的Diffie-Hellman 密钥进行Hash运算,并把该Hash值与移动用户的真实身份进行异或,来构造注册请求消息中的临时身份标识符; 家乡代理把接收到的临时身份标识符和重新计算的Hash值进行异或可以得出移动用户的真实身份;每次注册请求消息中的临时身份标识符都不断变化,从而实现了用户身份的匿名性和位置移动的不可跟踪性.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不仅实现了移动实体的认证,而且具有很强的匿名性;与彭华熹、冯登国提出的匿名无线认证协议比较,该协议减少了在移动用户端的运算负荷和时间.
一种新的镜头边界检测算法
田玉敏;赵缙;吴自力
2008, 35(2): 288-292.
摘要
(
1678
)
PDF
(770KB) (
125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基于联合直方图的镜头边界检测算法,利用相邻帧帧间联合直方图关于对角线的对称度在同一镜头内很高,而在镜头切换处很低的特性,定义相邻帧的相似度,通过对相似度做差分突出切变特征,同时引入有限自动机提高渐变检测的鲁棒性,并将切变和渐变检测紧密结合,获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对多种类型的视频序列进行测试的实验结果表明,检测结果达到了95.6%的查全率和95.8%的查准率.
表格图像的MAZ分割方法
王泉1;王来敬2;万波1
2008, 35(2): 293-296.
摘要
(
2045
)
PDF
(669KB) (
10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表格图像直线交点特征以及表格中标题域与数据域的依赖关系,将表格的布局划分为6种基本结构,并以此提出了点的极大从属区域(MAZ)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MAZ的表格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不仅能够实现对已填充表格的逻辑结构分析,而且可以按照基本的布局结构进行分割,将相互依赖的单元格划分在同一个子表中.实验结果证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一种利用量子隐形传态的经典信息隐蔽传输协议
李晖1;欧海文2
2008, 35(2): 297-299.
摘要
(
2059
)
PDF
(488KB) (
10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利用量子隐性传态的经典信息传输协议,通过2bit经典信息和1对纠缠光子可隐蔽传输1bit经典信息.论文给出了协议的实现方案框图,并分析了该方案信息传输协议的性能.
IPv6网络中多级多域安全策略系统研究
李小平1;吴琼1;董庆宽2;刘彦明2
2008, 35(2): 300-304.
摘要
(
1926
)
PDF
(1114KB) (
114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IPv6网络中基于策略驱动的网络安全问题,构建一个以整体安全策略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安全体系,提出了统一管理、分布式控制的多级多域安全策略系统.该系统中心策略统一配置、各域根据自身安全需求下载安全策略,本地策略协商配置.并从系统框架和实现方案分别给出了详尽的描述,在理论上证明了系统方案的可实现性.该系统比较灵活,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适合基于安全域的策略管理需求.
OFDM系统的神经网络功放预失真
崔华1;宋国乡1;余少波2
2008, 35(2): 305-308.
摘要
(
2287
)
PDF
(867KB) (
11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非线性高功率放大器导致正交频分多址系统传输性能下降问题,采用两个类似结构的单输入单输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串联后级联高功率放大器实现其预失真.前一网络是基于改进的非直接学习方法训练得到的高功率放大器的幅度预失真器,克服了非直接学习的缺陷;后一网络是高功率放大器的相位特性模型,回避了逆向模型的弊端.仿真结果显示了在输入回退低至2.93dB时,该方法仍能使高功率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带外谱扩散降低约15dB,而其他方法此时不能起任何作用,且前者网络规模小于后者,表明了该方法结构简单,能够更加高效地实现正交频分多址系统中非线性高功率放大器的自适应预失真.
图着色问题的新遗传算法
韩丽霞1;王宇平2
2008, 35(2): 309-313.
摘要
(
2717
)
PDF
(546KB) (
17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遗传算法求解图着色问题需多次产生初始种群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采用比较机制,淘汰不可行的基因,然后使用动态的适应度函数,使得有效个体以较大的概率存活到下一代种群中,从而达到无需多次产生初始种群的目的.与传统框架下的算法相比,新算法求得最优解的时间至少缩短了51%,且具有从一个局部最优解快速跳到下一个局部最优解,最终收敛到全局最优解的优点.
大气波导中多径信道的参数研究
赵小龙1;2;黄际英1
2008, 35(2): 314-318.
摘要
(
2039
)
PDF
(739KB) (
11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海上大气波导环境中电磁波的多径传播特性,基于容量有限的Markov生灭过程得到了大气波导中到达接收站的射线径数.根据差分时延试验数据的近似瑞利分布提出了大气波导中的三参数模型,基于最小方差准则确定了模型参数.利用MUSIC算法对多径到达角进行最佳估计,数值仿真结果表明MUSIC算法极大地提高了到达角位置处的信噪比.
索网式天线结构预拉力优化的新方法
杨东武;仇原鹰;段宝岩
2008, 35(2): 319-323.
摘要
(
1914
)
PDF
(1053KB) (
11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了某天线索网结构的计算模型,提出了其预拉力优化配置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结合索网结构的对称特性以及在水平投影面内网面内部网格均为正三角形的结构特点,从前索网面在水平面内的力平衡方程出发,以网面内部索段的最大拉力比最小为设计目标,将索网结构预拉力优化配置问题转化为受不等式约束的两变量优化问题,求得了前索网面中各索段在投影面内的预拉力分量;以此为基础,得到了索网结构中各索段的预拉力值.以预拉力优化结果为输入条件,进行了索网结构的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索网结构的网面设计精度达到了纳米量级,网面内部索段的最大拉力比为1.40,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随机参数结构振动控制的特征值分析
陈龙;陈建军;马娟;张雪峰
2008, 35(2): 324-329.
摘要
(
2079
)
PDF
(541KB) (
10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物理参数为随机变量的结构为研究对象,从随机结构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中提取出随机因子并将其引入振动控制方程,用随机因子来表示控制方程中参数的随机性.并利用代数综合法推导出振动控制特征值的均值和方差的表达式.同时,应用3σ准则对随机结构振动控制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稳定性的判据.通过一个悬臂梁的算例表明,弹性模量对振动控制闭环特征值的影响要大于质量密度的作用,表明了文中方法的可行性.
S<sup>3</sup>PR网的一种死锁预防策略
闫明明;李志武;钟春富
2008, 35(2): 330-333.
摘要
(
2021
)
PDF
(546KB) (
100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S<sup>3</sup>PR网的死锁预防问题,提出了一个有效的死锁预防控制算法,将用于死锁避免的C/D-RUN控制策略扩展到基于信标的死锁预防策略中,合理分配控制库所的资源,从而保证不存在死锁的状态和步骤.首先将S<sup>3</sup>PR网中的严格极小信标分为基本信标和从属信标,由基本信标集合得出一组状态向量表示的线性不等式约束,然后将这组约束用C/D-RUN策略进行优化,得到一组标识向量满足的广义相互抑制约束.根据所得标识约束添加控制库所,使所有基本信标均为P-不变式可控,得到活的、结构简单的、许可行为更多的Petri网监督控制器.
逆向工程中数据精简技术的研究
刘德平1;2;陈建军1
2008, 35(2): 334-339.
摘要
(
1724
)
PDF
(975KB) (
11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激光扫描技术的进步,可以方便地以较高精度和速度获取零件模型表面信息,对于产生的大量扫描数据,需要对其进行精简处理.为此提出了自适应最小距离精简方法,首先通过中值滤波和小波包滤波实现数据点的噪声去除,然后通过曲率分析,实现数据点云区域分割,对于分割后的区域选用不同的距离准则,如果数据点间的距离小于设定的准则,则该点删除从而实现数据精简.自适应最小距离法不仅保留了造型所需数据点的精度,同时数据精简效率为36%,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多小区OFDMA系统中的分布式资源分配策略研究
邱晶1;2;冯文江2;邹卫霞1
2008, 35(2): 340-344.
摘要
(
2202
)
PDF
(716KB) (
119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多小区OFDMA系统中的上行动态子载波和功率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潜博弈模型的分布式功率控制算法,各移动台根据本地信息按照最佳反应动态原则依次更新自己的功率,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系统具有惟一的稳定状态.该功率控制算法能迅速收敛于稳定状态.与纯迭代注水算法相比,该算法对系统的能量效率有显著提高.
分级结构的AdaBoost入侵检测方法研究
王勇1;2;陶晓玲1
2008, 35(2): 345-350.
摘要
(
2520
)
PDF
(797KB) (
110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目前智能入侵检测方法存在不能同时满足检测精度和检测速度的要求问题,提出一种分级结构的智能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将改进的AdaBoost算法用于入侵特征的选择及构造每一级的Ada-域值分类器,并通过级连多个分类器来共同完成检测任务.设计并实现了Linux实时入侵检测实验平台,在此平台上训练和测试分级结构的智能入侵检测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降低了运算复杂度;在保证高的检测率的同时,降低了虚警率;提高了处理速度,更适合入侵检测系统的实时处理要求.
一种新的基于离散对数的签名方案
贾晓芸1;3;罗守山2;3;袁超伟1
2008, 35(2): 351-355.
摘要
(
2116
)
PDF
(511KB) (
11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签名方案中验证者的验证权限是相同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离散对数的链式验证签名方案.利用有序秘密分享方法将验证参与者分为签名验证者和链式验证授权者,签名验证者只有在经过链式验证授权组中每一个成员的依次授权时,才可以验证签名的有效性,而且链式验证授权组中的任何成员(即使所有成员合谋)都不能验证签名的有效性.此外,该方案可以方便地增删链式验证授权组中的成员和维护链式验证授权者和签名验证者的私钥.
一种小波包分解的FX结构全频带ANC系统
伭炜;徐新盛;吴英姿
2008, 35(2): 356-361.
摘要
(
2251
)
PDF
(1218KB) (
11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有源降噪系统在噪声与信号混合的复杂环境中无法有效工作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舰艇艏端被动声纳平台的本艇自噪声有源抵消系统,从而提高声纳的作用距离.该系统采用基于小波包分解的FX结构,小波包这种正交变换方法降低了各分量之间的相关性,改善了参考输入矩阵的特征值分布,而其滤波器组的工作方式可以对不同频段的噪声任意细分,分别抵消,具有多子带系统的效果.通过与LMS算法相结合,使系统具备了灵活的全频带时频多分辨能力和较快的收敛速度.利用真实海试数据仿真试验,在较小的信号失真度状态下,取得了约12.2dB的全频带降噪量,进一步表明系统在复杂水下噪声场中的优势.该种结构提升了系统的噪声控制能力,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采用能量检测的UWB应答式定位系统
仇洪冰;王玫;冒劼
2008, 35(2): 362-366.
摘要
(
2523
)
PDF
(607KB) (
120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呼叫应答式的传感器定位系统。利用超宽带(UWB)脉冲串来代替单个极窄脉冲,易于通过能量检测方式接收.采用呼叫应答式的定位算法和最小均方误差估计获取波达时间,提高了定位精度并且对多径干扰和非视距传播具有鲁棒性.同时利用平均时延扩展来修正波达时间,进一步提高系统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在IEEE802.15.4a给出的室内多径信道中,系统信噪比为-20dB~30dB时,定位误差小于60cm.
一种Ad Hoc中基于位置路由的改进算法
王堃;吴蒙
2008, 35(2): 367-372.
摘要
(
1774
)
PDF
(688KB) (
9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无线Ad Hoc网络中节点的移动性会导致路由更新,因此就需要进行新的路由发现.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距离的位置路由改进算法,利用对目的节点位置信息的跟踪,根据节点之间距离的变化来动态调整路由发现,使得在位置辅助路由协议路由发现失败时避免采用全网洪泛机制.此外,设置距离更新门限来达到节点位置信息实时性与更新负载的平衡.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位置辅助路由协议,所提的改进算法在分组成功投递率、平均端到端时延和路由负载上有一定提高.
基于分形的快速压缩编码方法
齐利敏;刘文耀;吕大伟
2008, 35(2): 373-376.
摘要
(
1981
)
PDF
(542KB) (
107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形编码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编码方法,但是基本的自动分形算法计算量大,编码时间长.针对此缺点,根据分层编码的思想,给出了一种具体的分形与简单量化编码相结合的加速分形编码方法.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1/4减采样,得到一幅减采样图像,利用基本的分形编码方法编码该图像,然后对所得到的编码在原始图像分辨率下进行解码,对解码图像与原始图像求差值,用简单的量化编码方法编码差值图像.差值编码与用基本方法所得到的压缩编码共同构成原图像的编码.与传统的分形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提高了编码时间,并且在信噪比、压缩比等方面得到了不同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