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在线办公
优先发表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3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7-06-20
      
    研究论文
    一种新的立体视差估计算法
    郭大波1;2;卢朝阳1;何华君1;焦卫东1
    2007, 34(3):  337-341. 
    摘要 ( 2224 )   PDF (202KB) ( 148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减少误匹配率,提高PSNR,减少计算复杂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固定块立体视差估计算法.根据连续性和惟一性约束,建立了高斯模型计算先验概率,用最大后验概率准则判断最佳匹配块.通过施加视角约束和顺序性约束,即平行结构摄像机产生的成像点的位置范围和顺序关系,对高斯先验概率计算模型进行修正,对不符合这二个约束的候选块惩罚.约束减少了扫描范围,从而减少了时间复杂度和产生误匹配的概率.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的PSNR比相关法有02~4.0dB的提升,特别对噪声高、视差大的立体图像对提升较大.另外,视差图的光滑性要比相关法好.
    有效支持智能天线的MANET邻结点发现算法与分析
    赵瑞琴1;文爱军1;刘增基1;杨君刚1;2
    2007, 34(3):  342-347. 
    摘要 ( 2345 )   PDF (200KB) ( 134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定向传输给MANET性能提升带来的优势,提出了两种采用定向天线的MANET的邻居发现算法——非辅助TD模式的定向邻居发现算法与非辅助TRD模式的定向邻居发现算法.利用定向扫描来模拟全向的思想,实现了在不依赖GPS或其他辅助信息的前提下独立完成MANET的邻结点发现,使通过采用定向天线提升MANET网络容量成为可能.以载波侦听多址接入/冲突避免机制为基础,结合该算法计算无ACK回复的DCF基本接入的帧服务时延,得出一次邻居发现所需的发现时间及邻居发现概率,并通过仿真得到了验证.该算法与现有其他算法的最大区别是,不需依赖GPS或其他辅助信息就能独立实现邻居发现.

    图像描述中Delaunay三角形网格的快速生成方法
    焦卫东;卢朝阳;黄瑾
    2007, 34(3):  348-353. 
    摘要 ( 1717 )   PDF (206KB) ( 10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DT模型基图像编码方法不能实现实时编码的不足,根据图像的多分辨率表示方法,采用分层搜索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MD或MV准则的图像描述中DT网格的快速生成方法,通过逐渐精细的搜索步长搜索网格节点,减少了逐点搜索的次数,从而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运算效率.实验表明,与基于MD或MV准则的一般方法相比,该方法生成DT网格的速度提高了近一倍,同时恢复图像保持了相近的质量;与其他一些方法相比,在相同的网格生成时间限制下,恢复图像的质量明显提高.
    基于场景模型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的视频网络传输
    孔繁锵;肖嵩;周有喜
    2007, 34(3):  354-359. 
    摘要 ( 2278 )   PDF (215KB) ( 13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统计模型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和网络拥塞控制的无线视频网络传输系统.采用MPEG-4分级编码将所有的层划分成几类,由码流对网络拥塞和重建视频质量的影响将其分成几个传输优先级队列,并对其进行不等差错保护.在传输过程中,依据网络状态反馈信息进行自适应的联合信源信道码率分配优化.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案对不同特性码流提供较好的保护,针对不同无线网络条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明显地提高重建视频质量.
    有限域上乘法噪音多项式插值算法的改进
    黄华伟;李胜强;陈汝伟;肖国镇
    2007, 34(3):  360-362. 
    摘要 ( 2218 )   PDF (133KB) ( 9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J. von zur Gathen和I.E.Shparlinski提出的有限域上乘法噪音多项式插值算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算法.利用L.Babai最近向量格归约算法得到更精确的估计向量,再计算出插值多项式的倍数多项式的系数,从而计算出原插值多项式的系数.改进算法降低了原算法中有限域阶的下界,对较小阶有限域上的多项式也可以进行乘法噪音插值.
    一种基于圆环点的相机定标方法
    赵录刚;吴成柯
    2007, 34(3):  363-367. 
    摘要 ( 1734 )   PDF (189KB) ( 12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基于圆环点求解相机内参数的方法.该方法要求相机在至少3个不同方位摄取一个含有若干条直径的圆图像,提取图像中的椭圆和直线,利用相切的射影不变性确定灭点及消隐线,通过消隐线和椭圆求交计算圆环点的图像坐标,从而线性求解全部相机内参数.整个过程既不需要对模板进行精确度量,也不涉及图像匹配问题.大量的模拟和真实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精确度高,鲁棒性强.
    认知无线电系统中OFDM多用户资源分配算法
    李维英;陈东;邢成文;王宁
    2007, 34(3):  368-372. 
    摘要 ( 3039 )   PDF (190KB) ( 187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特点和OFDM传输特性,提出一种OFDM多用户资源分配算法.认知无线电用户根据感知的资源状况,针对用户的带宽以及QOS等要求,通过对子载波和功率的分配使得整个信道容量达到最大.本算法引入“调度因子”来体现用户子载波分配过程中“比例公平”的原则,保障每个用户都能满足一定的通信要求;引入“衰减因子”和用户设备类型,在不干扰授权用户通信的前提下进行多用户之间分配子载波和功率.算法采用“二步法”,以降低计算复杂度,满足于认知无线电实时性要求.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对于FDMA方案信道容量至少提高40%.
    基于梯度和MRF模型的视差估计算法
    何华君;卢朝阳;焦卫东;郭大波
    2007, 34(3):  373-376. 
    摘要 ( 2287 )   PDF (161KB) ( 113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基于梯度和MRF(Markov Random Field)模型的视差估计及优化算法.采用图像灰度和梯度加权联合的方法进行块匹配运算,获得初始视差场.然后根据顺序匹配准则对该视差场进行交叉块检测,并运用基于MRF模型的因果预测对误匹配块进行迭代校正,最终获得较为精确平滑的视差场.实验表明,与传统块匹配法相比,该算法生成的视差场能够将预测图像峰值信噪比提高1.2~1.8dB,且运算时间在1s以内.
    用于高速IPv6网络流量抽样测量的算法
    潘乔;裴昌幸
    2007, 34(3):  377-381. 
    摘要 ( 1864 )   PDF (189KB) ( 11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高速IPv6网络流量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包首部内容分析的流量抽样测量算法.算法将IPv6数据包首部内容进行关键字段的掩码匹配,通过Hash映射,利用判断Hash值是否属于抽样域来决定数据包的采集与否.其特点是利用信息熵理论,分析IPv6数据包首部,选择出熵值较大的字段,将其作为抽样算法掩码匹配的关键字段,这样就避免了对数据包首部内容的全抽样,在保证抽样样本随机性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少了运算量.实验结果表明,总体流量和抽样样本的数据包大小分布函数曲线十分吻合,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一种图像快速超分辨率复原方法
    许录平;姚静
    2007, 34(3):  382-385. 
    摘要 ( 1979 )   PDF (151KB) ( 11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对凸集投影超分辨率图像复原方法的研究中发现,图像的边缘区域与其他区域并不需要使用相同的松弛算子,据此提出一种快速的凸集投影方法,解决了传统凸集投影方法中一直存在的运算量大的问题,提高其实际应用性能.在凸集投影图像复原过程中引入模糊熵进行边缘检测,根据其邻域一致性测度构造一单调递增函数,以此作为定义迭代步长的松弛算子,从而可以根据图像各部分的区域特征来自适应选取迭代步长,大大减少了运算量.实验表明,快速凸集投影方法经过几十次的迭代能得到近似甚至优于传统凸集投影方法上百次迭代后的复原效果,并且由于复原过程中引入了边缘先验信息,对振铃效应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一种改进的相位梯度自聚焦算法
    李燕平;邢孟道;保铮
    2007, 34(3):  386-391. 
    摘要 ( 2100 )   PDF (230KB) ( 118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相位梯度算法挑选的散射点不是孤立散射点时,导致相位误差估计的准确性下降.对相位梯度算法中特显点的选取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孤立特显点选择的相位梯度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方位滑窗对各像素点进行质量评估,从而挑选出质量最好的孤立特显点用于相位误差估计,接着利用质量评估值指导多个特显点的加权综合以进一步提高相位误差估计的精度.分析和实测数据表明,对于强散射点不孤立的场景,该方法的适用性更好.
    混合噪声环境下正交空时分组码误符号率的分析
    王旭东1;2;林斌2;刘其中1
    2007, 34(3):  392-397. 
    摘要 ( 2132 )   PDF (247KB) ( 10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于脉冲和高斯加性混合噪声环境下正交空时分组码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采用最大似然译码的混合噪声多发单收近似等效模型.利用矩母函数分析方法,推导出了Rayleigh衰落信道下空时分组码误符号率闭式表达式的渐近解.对采用M-PSK 和M-QAM调制方式的不同空时分组编码方案在混合噪声环境下误符号率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蒙特卡洛仿真结果与解析性能结果吻合良好.
    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均衡路由方法
    张惠娟1;2;周利华1;翟鸿鸣3
    2007, 34(3):  398-401. 
    摘要 ( 2089 )   PDF (143KB) ( 127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路由器路径选择中的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提出了基于博弈论思想的解决方案.将IPv6协议中的任意博路由过程看作是多个非合作参与者间的博弈问题,给出了以单个参与者在各条链路上的速率分配为博弈策略、以该参与者的延迟时间为博弈效用的路由器路由博弈模型,求解了保证该博弈模型处于均衡状态时的Nash均衡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证多个参与者公平使用网络链路的均衡路由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使得各个参与者在网络中延迟时间少,且对各个参与者是公平的,解决了路由器路径选择中资源的均衡性分配问题.
    DCT压缩域中基于纹理和形状的图像检索算法
    赵珊;周利华
    2007, 34(3):  402-408. 
    摘要 ( 2165 )   PDF (258KB) ( 111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对以往DCT压缩域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的基础上,将DCT块及其系数的空间分布信息引入特征提取算法,提出了一种压缩域中结合纹理和形状信息的图像检索算法.根据DCT块的复杂度及块内系数的空间分布,构造了加权复杂度直方图来表述图像的纹理信息;同时,根据DCT块系数的取值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边缘类型,并采用边缘空间分布特征来描述图像的形状信息.该算法不仅考虑了DCT块的统计分布,又考虑了块内系数的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DCT块统计分布信息相同而空间分布信息不同而造成的误检漏检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检索结果.
    一种图像纹理特征检索算法
    安志勇;王晓华;赵珊;周利华
    2007, 34(3):  409-413. 
    摘要 ( 2320 )   PDF (172KB) ( 114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基于Radon和小波变换的图像纹理特征检索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坐标系的旋转校正,确定方向归一化的图像,再对方向归一化后的图像进行Radon变换.根据Radon变换投影数据的几何特性,构造了适合投影数据的具有尺度和平移不变性的小波分解,该小波分解系数具有旋转、平移和尺度不变性.采用图像中各尺度小波系数的能量值作为图像的纹理特征,以此进行图像检索.基于纹理特征的试验结果表明,该特征具有旋转、平移和尺度不变性,与RIM算法相比平均检索率提高了3.8%.
    一种全向滚动球形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与仿真
    李团结1;严天宏2;张学锋1
    2007, 34(3):  414-417. 
    摘要 ( 2061 )   PDF (146KB) ( 124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一种全向滚动球形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分析与仿真方法.根据机器人所受的非完整约束,建立了其运动学模型.根据机器人的结构特征和Lagrange-Routh方程,建立了其动力学模型,给出了消去未知Lagrange乘子的策略.得到了该球形机器人的完整动力学模型,即控制机器人运动的强耦合二阶微分方程组.建立了描述该球形机器人完整动力学方程的仿真模型.运动实例的动力学分析和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一种鲁棒的电子稳像系统
    朱娟娟;郭宝龙
    2007, 34(3):  418-422. 
    摘要 ( 2165 )   PDF (199KB) ( 12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特征点跟踪的全局运动估计和利用Kalman滤波的运动补偿,提出一种鲁棒的电子稳像系统.首先,提取特征点的局部信息以估计全局运动,其中各特征点的跟踪是通过特征窗匹配来完成的,同时根据特征点集间具有稳定相对位置的结构特征,提出距离准则,对特征匹配进行验证,来去除前景运动点或误匹配点(即局部特征点).然后,将所有验证后的匹配点对(全局特征点)带入运动模型,并利用Levenberg-Marquardt进行最优化迭代,求出全局运动矢量. 最后,对原始运动矢量序列进行Kalman滤波,提取抖动参数以补偿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处理图像序列的平移、旋转和缩放等抖动,并且对于场景中的局部运动有良好的鲁棒性.
    一种小波域盲源分离算法
    赵知劲1;2;解婷婷2;李小平3;赵治栋2
    2007, 34(3):  423-427. 
    摘要 ( 2006 )   PDF (197KB) ( 106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基于相合束广义特征分解时域盲源分离方法受滤波器或时延影响大、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合束广义特征分解的小波域盲源分离算法.该算法通过信号小波变换的正交性,增强信号的非高斯性,减小信号的分离难度;利用双正交小波具有线性相位特性且对信号有良好逼近能力的优点,对小波系数进行相合束广义特征分解,得到稳定的分离矩阵.该算法不仅保留了时域算法的优点,而且可以随机选取滤波器,当源信号多于3个时仍可以完全分离出源信号.4个语音信号的盲源分离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克隆规划-交叉验证参数优化的LSSVM及惯性器件预测
    张伟1;胡昌华2;焦李成1;薄列峰1
    2007, 34(3):  428-432. 
    摘要 ( 2529 )   PDF (207KB) ( 113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改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泛化性能,将克隆规划、交叉验证相结合的优化算法用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参数优化.克隆规划算法是具有局部、全局搜索能力的优化算法,能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极值;交叉验证算法的无偏估计性抑制了训练过程中“过拟合”和“欠拟合”.在该优化算法中,用交叉验证误差构造抗体抗原亲合度,用克隆规划算法寻找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最优参数.用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建立了惯性器件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及预测模型的泛化性能.预测模型为动态补偿、故障预测提供了依据.
    UTD算法中平板二阶场的求解
    王萌;陈晓洁;梁昌洪
    2007, 34(3):  433-437. 
    摘要 ( 1744 )   PDF (200KB) ( 105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惠更斯原理,平板二阶场的求场可以转化为一阶场的迭加,因此射线追踪就是平板二阶场计算的关键.按照镜像法的思想,提出了平板二阶场的射线追踪方法.对于反射—反射,反射—绕射,以及绕射—反射都可以根据源点或场点关于板的镜像点很容易得到解析结果;对于绕射—绕射,采用几何与代数相结合的办法,将二阶场的射线追踪转化为方程组的求解,给出了必要的理论证明以及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度和速度与数值搜索方法相比都有所提高.
    加速度计静态温度模型辨识及温度补偿方法研究
    过润秋;郑晓东;王 成
    2007, 34(3):  438-442. 
    摘要 ( 1545 )   PDF (169KB) ( 89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消除环境温度对加速度计精度的影响,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石英挠性摆式加速度计数学模型的系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建立了20℃~50℃温度范围内加速度计的静态温度模型.由TMS320F240 DSP组成的硬件系统利用该模型进行温度补偿后,加速度计输出随温度变化的数量级为10<sup>-4</sup>,相对于没有进行温度补偿前的10-3,补偿效果明显.
    在散射条件下对电磁极化技术的实验研究
    朱永忠1;李萍2;张殿富2
    2007, 34(3):  443-447. 
    摘要 ( 1936 )   PDF (179KB) ( 11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在散射环境中存在比自由空间多2倍的极化独立空间信道,故在被给定的点下有6个可区别的电和磁的极化状态(而不是通常假设的两个),可获得额外信道容量.根据短波移动通信散射环境不断改变的特点,通过测试螺旋天线(终端加鞭天线)接收综合极化信道的话音质量与距离的关系,比较了同频率同距离(200km以内)条件下,螺旋天线、斜拉天线和双极天线的话音质量的差异,这3种不同极化天线的话音等级均在1以上,表明在载体上接收的电磁极化方向不再是单一的水平极化波或垂直极化波.提出了一种能够接收有6个可区别的极化状态的多极化天线系统模型,在散射条件下,能充分利用不同极化的独立空间信道收发同一信息,提高了短波移动通信的可靠性.
    可重构线天线的快速优化设计
    魏文博;尹应增;刘其中
    2007, 34(3):  448-452. 
    摘要 ( 2015 )   PDF (171KB) ( 12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遗传算法与矩量法相结合,对可重构线天线的开关状态进行优化设计.将可重构天线的开关作为加载来处理,并利用Sherman-Morrison-Woodbury公式加速矩量法中阻抗矩阵方程的求解.优化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与快速矩量法结合对可重构线天线的优化设计非常有效,优化设计的速度提高了3~4个数量级.
    基于Neumann展开Monte-Carlo有限元法的随机温度场分析
    李金平;陈建军;刘海锋;徐健;黄宵忭
    2007, 34(3):  453-457. 
    摘要 ( 1594 )   PDF (179KB) ( 89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Neumann展开Monte-Carlo随机有限元法,对导热系数、换热系数、热流密度、环境温度以及内热源等物理参数同时具有随机性的温度场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节点温度响应的均值、变异系数和节点温度落在某一区间内的概率计算公式.通过算例考察了各随机变量的变异性大小对节点温度响应的影响,并表明随着结构的自由度数目增大,文中方法呈现出计算效率高的优点.
    双稳态屈曲梁的非线性跳跃特性研究
    赵剑;贾建援;王洪喜;张文波
    2007, 34(3):  458-462. 
    摘要 ( 2177 )   PDF (167KB) ( 127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广义变分原理,借助半纯函数公式解析地给出了预压屈曲梁双稳态跳跃过程中横向力与位移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式.考虑轴向弹性伸缩对梁长约束的影响,利用假设屈曲模态法分析了跳跃临界力、轴向压力及屈曲模态之间的非线性耦合关系,并给出了双稳态梁发生二次分叉屈曲跳跃临界力与拱高的关系曲线,仿真计算与试验结果一致.

    稠密时间区间时序逻辑的可满足性判定
    张海宾;段振华
    2007, 34(3):  463-467. 
    摘要 ( 2098 )   PDF (199KB) ( 120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定义了稠密时间区间时序逻辑(DTITL),它是区间时序逻辑的一种实时扩充.通过定义DTITL无穷状态空间上的具有有限个数等价类的等价关系,把DTITL的连续状态模型离散化为一阶区间时序逻辑模型.定义了一套规则来构造DTITL公式对应的有界整数域上一阶区间时序逻辑子集SFO的公式,从而把DTITL的可满足性判定问题等价地转化成了SFO的判定问题.利用多个命题变量等价表示有界整数,把SFO的可满足性判定问题等价转换为可判定的命题区间时序逻辑的判定问题.解决了DTITL的可满足性判定问题.
    逆向拍卖保留价建模及数值分析
    徐雅卿1;魏轶华2;胡奇英2
    2007, 34(3):  468-471. 
    摘要 ( 2044 )   PDF (147KB) ( 105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著名逆向拍卖网站Priceline为背景,研究在顾客到达为时依强度的泊松过程的条件下,卖方如何动态调整其保留价使其期望收益最大.利用逆向拍卖和收益管理的相似性及逆向拍卖的交易价格是顾客报价的特性,对卖方期望收益建立了最优控制模型,得到如下最优策略的性质:1)最大期望收益函数的单调性及凹性;2)边际期望收益函数的单调性;3)最优价格的凹性.数值分析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且表明相对于收益管理,顾客报价越接近估价,Priceline的优势越明显.
    微分流形上的最优化算法
    肖刚;刘三阳;尹小艳
    2007, 34(3):  472-475. 
    摘要 ( 1921 )   PDF (155KB) ( 12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指出了流形算法中利用测地线寻找最优解存在附加度量结构和计算复杂的问题,根据流形的局部与欧氏空间零点的开邻域光滑同胚这一性质,利用坐标变换把非线性等式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利用坐标变换而不是黎曼几何结构给出了函数取得极值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构造了一种映射梯度算法,并证明这种算法是线性收敛的.
    制造组织系统的多生命周期设计
    王安民
    2007, 34(3):  476-480. 
    摘要 ( 1659 )   PDF (152KB) ( 93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重构频度增加所带来的制造组织成本与风险增大问题,引入组织生态学理念,给出了组织多生命周期的概念与多生命周期循环的判定条件.基于最优组织单元的结构与功能特性,阐明了制造组织多生命周期演进的机理;提出了以最优组织单元为基本结构模块,实现制造组织多生命周期循环的设计方法.该设计具有可实现组织核心能力的代际复制、进化与制造资源的跨生命周期共享,并可实现制造组织的快速重构,降低组织的重构成本与变革风险等潜在优点.
    快衰落环境下OFDM子载波间干扰抑制算法
    赵利1;2;陈琛2;张平1
    2007, 34(3):  481-485. 
    摘要 ( 2362 )   PDF (191KB) ( 125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高速移动环境下多普勒频偏造成移动信道的快衰落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子载波间干扰(ICI)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快衰落环境的OFDM系统子载波间干扰抑制算法.采用接收符号移位抵消方式消除符号子载波对远处其他子载波的干扰,再运用频域邻道干扰滤波方式消除其对相邻子载波的干扰,而快衰落的时变信道特性采用梳状导频方式跟踪估计.利用移位抵消后特殊的子载波间干扰分布特性,简化了信道传输矩阵以及邻道干扰抵消算法.通过合理设计训练符号,提高了在ICI环境下信道估计的准确性,从而获得带宽效率和复杂度的均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改善ICI对OFDM系统性能的影响.
    一种采用组内分级策略的P2P搜索模型
    卢苇;关林涛
    2007, 34(3):  486-489. 
    摘要 ( 1945 )   PDF (162KB) ( 101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当前主流P2P网络模型搜索效率低,大量的消息通信造成网络负荷过重,以及网络扩展性不高问题,分析了现有P2P模型,同时考虑网络通信时延,提出了基于节点之间通信时延的P2P搜索模型.该模型通过对网络中的节点进行逻辑上的分组,然后分别建立组内和组间的搜索策略,以减少消息通信量及网络负荷,提高整个网络系统的性能.
    合成孔径声纳运动估计的鲁棒Kalman滤波方法
    朱沛胜1;2;黄勇1;张春华1
    2007, 34(3):  490-494. 
    摘要 ( 1968 )   PDF (198KB) ( 10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存在观测野值影响的合成孔径声纳运动测量难题,提出利用M-估计原理进行参数最优估计,使得估计误差在一类Huber函数下最小,而不像Kalman滤波那样,寻求估计误差在二范数下的最小,并构造了鲁棒Kalman滤波算法,用来处理合成孔径声纳姿态、运动估计问题.由于Huber函数对大的估计误差不敏感,可以有效地克服观测野值的影响,同时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系统存在野值的情况下,仍能对合成孔径声纳运动参数进行估计.
    两种新型双脊波导传输特性的研究
    陈小强1;李明1;任恩恩1;逯迈2
    2007, 34(3):  495-499. 
    摘要 ( 2651 )   PDF (187KB) ( 130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寻找最佳传输特性的对称双脊波导结构,提出了三角形和倒梯形两种新型对称双脊波导.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这两种新型对称双脊波导TE模式的传输特性,即截止波长和单模带宽.分析传输特性随对称脊波导结构尺寸的变化关系曲线,得到脊间距越小,单模带宽越高,且单模带宽最大达8.0173;倒梯形对称双脊波导的截止波长较同尺寸矩形、三角形和梯形大,最大达9.5.这些结果将为脊波导器件的小型化提供指导.绘出的主模与第一个高次模的场结构图表明,在三角形对称双脊波导的顶点处场强变化最大,能量损失大.
    基于可调制正交多相序列的MIMO OFDM时域信道估计
    陆震1;王勇2;葛建华2
    2007, 34(3):  500-504. 
    摘要 ( 3051 )   PDF (180KB) ( 16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训练序列的MIMO OFDM信道估计算法.该训练序列采用可调制正交多相序列,其自相关性完全理想,不同序列之间的互相关函数的绝对值是一个常数并且满足数学低门限;信道估计器采用接收训练序列和本地训练序列的时域相关,利用可调制正交多相序列的正交性分离多信道,利用训练序列理想的自相关性得到精确的信道信息.与现有多天线信道估计相比,本算法具有实现简单和可跟踪时变信道的优点,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即使在低信噪比情况下也能获得良好的误码率性能.
    两类Cartesian认证码的构造
    刘金龙;许宗泽
    2007, 34(3):  505-508. 
    摘要 ( 1763 )   PDF (163KB) ( 9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循环排法构造了一类最优Cartesian认证码,避免了其他构造法所借助的群(或域)上的复杂运算.对于任意两个相互无关的参数k,n,采用迭代法构造了一类信源数为k,且使敌方模仿攻击和替换攻击成功的概率均为1/n的Cartesian认证码;在相同参数k,n的条件下,与已知的笛卡尔积构造法相比,利用迭代法所构造的Cartesian认证码的编码规则数目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