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在线办公
优先发表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3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6-10-20
      
    研究论文
    基于两视处理的单通道SAR地面运动目标检测和定位
    周峰;李真芳;保铮
    2006, 33(5):  673-677. 
    摘要 ( 3068 )   PDF (181KB) ( 221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基于两视处理的单通道合成孔径雷达运动目标检测和定位方法.该方法根据静止场景和运动目标的多普勒谱的偏移不同,先把回波的多普勒谱分成对称两段分别成像,然后对两子视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进行非相干相减,从而对消地杂波,增强数据的信杂噪比,提高运动目标检测能力.在对运动目标进行定位时,从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中加窗取出运动目标的复信号并计算其多普勒谱,通过估计运动目标多普勒谱相对于静止目标的平移量,可对运动目标进行较准确的定位并可进一步降低虚警概率.
    基于子空间投影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基线误差估计
    刘颖;廖桂生;马仑
    2006, 33(5):  678-681. 
    摘要 ( 2350 )   PDF (145KB) ( 105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中存在的基线误差会严重影响高程测量的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基线及卫星平台高度误差估计方法.利用地面目标点的信息,通过子空间投影的方法估计精确的干涉相位进而得到估计的基线误差.该方法不需要迭代搜索,运算量小,估计精度较高,对解缠的干涉相位具有较高的稳健性,且对噪声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基于几何多尺度方向窗的小波图像去噪
    李伟;杨晓慧;石光明;焦李成
    2006, 33(5):  682-686. 
    摘要 ( 2288 )   PDF (188KB) ( 97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小波变换处理1-D信号十分有效,但处理2-D信号由于具有方向的缺失,不能做到最优逼近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几何多尺度方向窗的小波图像去噪方法.该方法利用图像的几何特征,在小波域中按照最小逼近误差的原则,在初始化方向窗内寻找图像几何方向信息,并在峰值信噪比规则下合并不同大小方向窗内的几何方向,最终选择出图像的去噪方向.在获得每个方向窗内去噪方向的基础上,沿去噪方向作2-D向1-D系数投影,进而对产生的1-D信号作小波去噪,重构后即实现了对图像的去噪处理.
    一种基于混合域牛顿插值的视频错误隐藏方法
    张建龙;吴成柯;石迎波;宋锐
    2006, 33(5):  687-690. 
    摘要 ( 1693 )   PDF (63KB) ( 88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域牛顿插值的错误掩盖方法,分别在时域和空域进行插值获得两个运动矢量,通过建立插值系数表构造混合的插值模型,获得双域插值的运动矢量,通过最优运动矢量判断得到最后的错误隐藏运动矢量.实验证明,由于充分利用了时域和频域的信息冗余,在10%网络丢包率的环境下平均峰值信噪比比空域拉格朗日插值方法高0.3~0.8dB.
    基于多方向小波模糊融合的SAR图像边缘提取
    吴艳(1;2);沈博(2);廖桂生(1)
    2006, 33(5):  691-695. 
    摘要 ( 2262 )   PDF (225KB) ( 111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通常带有较强的相干斑噪声,传统的边缘检测算法难以兼顾噪声抑制,检测边缘的完整性和定位的准确性.针对合成孔径雷达自身的特点,利用多方向小波变换各尺度间边缘梯度信息的关联及各方向上边缘梯度信息的互补,提出一种将小波变换的多方向多尺度与模糊积分相结合的边缘特征提取算法.这种算法能在有效克服斑点噪声影响的同时保留弱边缘,融合边缘比较完整,边缘定位准确.
    基于有效期望质量度量的图像混合丢包保护方法
    杨亚东;吴成柯;肖嵩
    2006, 33(5):  696-699. 
    摘要 ( 1840 )   PDF (87KB) ( 87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现有基于交织器结构的不等丢包保护方案通常以端到端期望质量度量系统性能,而没有考虑最小质量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以有效期望质量度量系统性能的新判据.有效期望质量定义为扣除传输失败情况后接收端得到的期望质量.基于此新判据,提出了一种双向局部搜索的信源/信道码率分配算法.采用双状态马尔可夫网络模型,通过对SPIHT和JPEG2000编码器产生的码流数据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与基于端到端期望质量度量的原算法相比能显著提高有效期望质量,降低传输失败事件发生的概率,同时计算复杂度也明显减小.
    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拓扑有效性的研究
    陈彦辉;康槿;李建东
    2006, 33(5):  700-702. 
    摘要 ( 2065 )   PDF (138KB) ( 93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要研究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中节点初始位置、覆盖半径和速度对链路和拓扑的影响.采用二维随机行走方法,构建基于移动性时元的随机移动模型.通过数学分析和推导获得节点在不同时刻的链路有效性测度,并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一定覆盖下所有节点移动总体特性,采用数学推导方法得出了拓扑有效性测度函数.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有效性测度能够用来描述节点的移动特性对链路和拓扑的影响.
    应用于WLAN的自适应令牌型公平性保障多址接入协议
    陈东;李建东;李维英
    2006, 33(5):  703-708. 
    摘要 ( 1864 )   PDF (204KB) ( 8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IEEE 802.11 DCF(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多址接入协议的性能,提出一种应用于WLAN网络的自适应令牌型公平性保障多址接入协议ATP MAP(Adaptive Token Passing Multiple Access Protocol with fairness guarantee),通过令牌对发送节点进行排队,减少了网络中不必要的碰撞,同时根据网络的公平性状况自适应调整令牌传递因子p.详细分析了协议参数对协议性能的影响,并推导出ATPMAP协议的饱和吞吐量极限.仿真结果表明,和IEEE 802.11 DCF的MAC协议对比,ATPMAP协议提高了网络的饱和吞吐量,同时降低了网络公平性损失.
    用保角变换结合矩量法计算均匀波导的最低截止频率
    朱满座;梁昌洪
    2006, 33(5):  709-710. 
    摘要 ( 1689 )   PDF (86KB) ( 10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了一种计算波导内TE和TM波最低截止频率的新方法,该方法使用保角变换将波导截面变换为圆形区域,再使用矩量法数值计算波导中正规波形TE和TM最低截止频率,可方便地找到满足边界条件的全域基函数.
    基于神经网络的弹性连杆机构动力响应分析
    拓耀飞;陈建军;陈永琴
    2006, 33(5):  711-715. 
    摘要 ( 1859 )   PDF (216KB) ( 8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求解弹性连杆机构动力响应过程的复杂性和耗时性,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中的向后传播网络的机构动力响应分析模型.利用训练后网络所给出的近似函数关系式,推导出网络输出参数对网络输入参数的灵敏度计算公式,将训练后的网络以及求解灵敏度的方法应用于弹性连杆机构的优化设计和可靠性分析中,可减少动力响应分析时间,提高设计效率.
    一种新的传感器网络MAC地址分配算法
    田野;盛敏;李建东
    2006, 33(5):  716-720. 
    摘要 ( 2287 )   PDF (65KB) ( 9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感器网络MAC地址开销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MAC地址分配算法——VGSR(Virtual Grid Spatial Reusing)算法.该算法将网络分布区域划分为一系列虚拟小区,并建立节点地理位置坐标与虚拟小区间的映射关系,通过MAC地址在不同虚拟小区处的空间复用达到减小节点MAC地址长度的目的.通过调整传感器节点的通信半径,VGSR算法能够在保证网络不失连通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MAC地址大小.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很好地适应网络规模的变化,具有消耗能量低和效率改善明显的特点,其性能优于现有的其他算法.
    深亚微米电路NMOS器件HCI退化建模与仿真
    李康;马晓华;郝跃
    2006, 33(5):  721-724. 
    摘要 ( 2191 )   PDF (180KB) ( 99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深亚微米NMOSFET的热载流子注入下漏电流退化模型及其电路退化仿真方法.该模型将亚阈区、线性区和饱和区的漏电流退化行为统一到一个连续表达式中,避免了分别描述时由于模型不连续而导致的仿真不收敛问题.并且在模型中对亚阈区的栅偏依赖现象进行建模,提高了模型描述器件退化的准确度.用基于0.25μm工艺的NMOS器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测试数据与仿真结果吻合得很好.
    基于概率的柔性铰链机构的优化设计
    崔明涛;陈建军;马孝松
    2006, 33(5):  725-729. 
    摘要 ( 1966 )   PDF (6KB) ( 81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具有随机参数的平面柔性铰链机构的位移放大和刚度性能的优化问题.从概率统计角度出发,将各设计参数看作随机变量,建立了基于概率的柔性铰链机构优化设计模型,并用Monte Carlo模拟法得到了柔性机构性能及一些约束函数的均值和方差.优化设计求解采用Lagrange乘子法,利用分布函数法将模型中的可靠性约束等价处理为常规约束形式.通过优化设计得到了优化设计向量.根据所得优化设计向量分别得到了机构性能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当设计参数分散性变大时,优化设计结果偏于保守.
    一种柔索并联机器人的可达工作空间分析与刚度评价
    汤奥斐;仇原鹰;段宝岩
    2006, 33(5):  730-734. 
    摘要 ( 2127 )   PDF (259KB) ( 10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射电望远镜(LT)馈源柔索支撑系统可视为一种柔索并联机器人(WDPR).基于馈源柔索支撑系统的非线性力学模型,引入张力、球铰和索长约束条件,确定了WDPR的可达工作空间.进而,借助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静刚度阵的最小奇异值来评价该机器人的刚度性能.通过对LT50m WDPR缩尺模型的空间运动数值仿真,绘制了三维可达工作空间图形及刚度曲面.分析结果表明,张力约束条件对LT可达工作空间影响最大,WDPR机器人与Stewart平台的刚度有明显差异.
    一类离散事件系统的非阻塞监督控制器设计
    赵咪;李志武
    2006, 33(5):  735-738. 
    摘要 ( 1873 )   PDF (169KB) ( 90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新的死锁控制策略,对系统Petri网模型中的基本信标实施控制保证了基本信标的最大可控,通过线性规划求取所有从属信标满足可控性的条件,即获得基本信标的控制深度变量.这种控制策略能保证含有并发执行装配过程的一类柔性制造系统G-system的非阻塞性,即在控制下,受控系统从任意可达状态都可到达理想状态.和现有方法相比,该策略只需加入更少的控制库所,且可避免不必要的迭代过程.
    基于非概率模型的星载天线展开机构可靠性分析
    张建国;陈建军;段宝岩
    2006, 33(5):  739-744. 
    摘要 ( 2132 )   PDF (224KB) ( 106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某周边桁架式大型星载天线的展开运动机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展开机构的力学分析和非概率运动可靠性的分析模型.综合考虑尺寸误差和太空环境因素的影响,将运动功能函数视为区间变量函数,利用优化算法推导出非概率可靠性计算公式.对机构在整个展开过程中的运动可靠性进行预测,并和将运动功能函数中的变量视为正态分布的概率模型下的可靠度相比较.概率可靠性指标约为非概率可靠性指标的3倍,两者的变化趋势相同,而且与试验过程比较吻合.
    一种求解连续优化的蚁群混合算法
    寇晓丽;刘三阳
    2006, 33(5):  745-747. 
    摘要 ( 1733 )   PDF (113KB) ( 91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蚁群优化算法和Alopex算法的特性,将Alopex算法嵌入到改进的蚁群优化算法中,提出一种求解连续空间优化问题的混合算法(ACOAL).ACOAL算法定义了新的蚁群信息素更新规则、蚁群在解空间的寻优方式和蚁群行进策略;同时,结合Alopex算法以加强搜索能力.该算法充分发挥了Alopex算法的快速搜索能力和蚁群算法寻优性质优良的特性,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避免了优化算法陷入局部最优.
    光突发交换网络特性对TCP性能的影响
    文爱军(1);靖杰(1);刘建平(1);张卫东(2)
    2006, 33(5):  748-753. 
    摘要 ( 2192 )   PDF (194KB) ( 9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TCP/IP分组在光突发交换(OBS)网络的边缘汇聚成突发,突发通过OBS网络交换.为了定量研究TCP性能与汇聚时间的关系,从汇聚时间的角度仿真TCP性能,发现汇聚时间对TCP性能的影响存在门限值,在该门限值以上TCP吞吐量快速下降;同时发现,当丢失的突发中含有3个以上连续传输段时,TCP发端将超时.理论分析了上述过程,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块对角算法的MIMO系统资源调度策略
    李晓辉;易克初;刘乃安;田斌
    2006, 33(5):  754-758. 
    摘要 ( 1938 )   PDF (169KB) ( 100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基于块对角算法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空时二维资源调度策略.通过空域注水算法对功率进行分配,并通过时域各用户功率和比特的动态调整,把资源分配从空间维扩展到空时二维,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各用户的数据速率满足服务质量需要,同时不再受块对角算法用户数必须小于基站天线数的限制.仿真表明,改进的块对角算法能够大大提高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功率效率,并且保证用户间的公平性.
    基于总变分和各向异性扩散方程的图像恢复模型
    李敏;冯象初
    2006, 33(5):  759-762. 
    摘要 ( 2033 )   PDF (142KB) ( 11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个基于总变分和各向异性扩散方程的图像恢复模型.该模型通过引进“纯粹的”各向异性扩散方程的扩散项,实现了偏微分方程去噪方法中非线性扩散方程与能量泛函变分法的有机结合.实验表明该模型不但能够提高去噪性能,而且可增强边缘并保持边缘的位置;能够保持图像中的纹理特征和不能用边缘刻画的大尺度细小特征,使得处理后的图像清晰度和对比度大大增强,而且有意义的细节特征也被保留.
    级联网络分解法在材料电磁参数测量中的应用
    郭利强(1;2);焦永昌(1);唐家明(1)
    2006, 33(5):  763-767. 
    摘要 ( 1925 )   PDF (200KB) ( 9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一种由三级级联网络构成的取样器,论述了分式线性变换级联网络分解法,并利用奇偶模法计算被测材料的复电磁参数.该方法适用于糊状及粉末状材料电磁参数的测量.给出了多种材料测量实例和数据,并根据不同测量对象的特征,讨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误差因素和修正方法.
    一种基于窗口的多速率组播拥塞控制算法
    张冰;刘增基;原冰
    2006, 33(5):  768-772. 
    摘要 ( 1691 )   PDF (227KB) ( 9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基于窗口的多速率组播拥塞控制协议WMCC.协议中各层的发送速率根据接收端的反馈进行动态自适应变化;各接收端在基层维护拥塞窗口,按照二项式算法对窗口值进行调整,并进而估计期望速率;根据期望速率订购合适的层,从而获得相应的吞吐量.仿真表明,协议具有有效提供多速率服务的能力,及良好的TCP公平性,速率平滑性和响应性.
    一种基于肤色模型的贝叶斯人脸检测算法
    温静;高新波
    2006, 33(5):  773-777. 
    摘要 ( 2208 )   PDF (132KB) ( 237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结合颜色信息和人脸特征构造快速高精度的人脸检测系统,提出一种基于肤色模型的贝叶斯人脸检测算法.新算法包括两大步骤,即肤色检测和人脸特征检测.前者借助混合高斯模型对人脸肤色区域建模,生成肤色检测规则.同时,针对合理选择混合高斯模型中分量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聚类有效性函数的最优分量数确定方法,以提高肤色检测的精度.在人脸特征区域判决中引入菱形搜索,与贝叶斯判决相结合,以提高人脸特征区域的检测速度.新算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较低的漏警率,同时能够满足实时检测的要求.
    一种改进的强代理签名方案
    明洋;姜正涛;王育民
    2006, 33(5):  778-781. 
    摘要 ( 1621 )   PDF (135KB) ( 8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Lee等人提出的修改的LKK方案,提出一种改进的强代理签名方案.在授权阶段原始签名者和代理签名者之间使用盲化方法,以及改进sA的结构,解决了原方案不能抵抗原始签名者的伪造攻击和原始签名者的变化攻击的问题.分析表明所提方案能够满足强代理签名方案的安全需求,同时不需要使用安全信道.
    基于最小四阶矩准则的RLS空时多用户检测算法
    郑霖(1;2);欧阳缮(2);仇洪冰(2)
    2006, 33(5):  782-787. 
    摘要 ( 2659 )   PDF (217KB) ( 9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常用高阶准则存在局部极小点问题,提出了一种约束最小四阶矩(LMF)盲多用户信号检测准则,它是最小均方准则(LMS)的一种高阶改进形式.通过Hessian矩阵对LMF目标函数的凸性分析,证明这种检测准则拥有全局收敛的特性.将此检测准则与最小二乘迭代方法相结合,在空时多径CDMA系统中构造出自适应RLS-LMF多址检测算法,继承了前者的稳态解相关性能和后者的计算有效性.在多径CDMA信道和直扩超宽带(DS-UWB)空时信道下的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保证高收敛速度的同时,拥有优异的稳态检测性能.
    联合指名代理签名方案
    雷嫱;王育民
    2006, 33(5):  788-791. 
    摘要 ( 2036 )   PDF (132KB) ( 84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指名代理签名和多重签名的思想结合起来,提出了联合指名代理签名方案,可有效地解决多位原始签名者同时委托一位代理签名者签名的问题.同时,为了保护代理签名者的身份隐私,进一步给出了一种加强的联合指定代理签名方案,将代理签名者的身份隐藏在某个别名下,只有可信的注册中心才能公开该代理签名者的身份.
    基于令牌的单点登录协议及其形式化分析
    申婷;李晖;于明zhe
    2006, 33(5):  792-796. 
    摘要 ( 1652 )   PDF (165KB) ( 88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新的适用于分布式网络的单点登录协议,利用令牌将身份认证和服务授权结合起来由一个验证服务器实现,授权校验的同时进行密钥分配,实现了用户和应用服务器的双向认证.令牌使用户只需在登录网络时进行一次身份认证即可接入各应用服务器,从而提高了网络认证效率,同时使验证服务器不需要保存用户的状态,有效提高验证服务器的性能.采用BAN逻辑对该协议进行形式化分析表明,协议达到了认证和密钥分配的目标,具有较强的安全性.
    PSO和GA在阵列天线波束赋形中的应用
    刘瑞斌;鄢泽洪;孙从武;张小苗;魏文元
    2006, 33(5):  797-799. 
    摘要 ( 3316 )   PDF (145KB) ( 125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粒子群优化算法和遗传算法应用于阵列天线的波束赋形问题中,用MATLAB编制程序分别对10元直线阵和31元圆环阵进行赋形计算,得到了预期的方向图,得出了这两种优化算法在阵列天线波束赋形问题中的优缺点.在计算圆环阵时尝试引入了修正的波恩斯坦多项式以减少需要优化的变量,并结合工程上的需要,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给圆环阵赋行计算得到了主波瓣是平顶的方向图.
    形式化攻击者能力描述的计算可靠性研究
    田海博(1);丁勇(2);王育民(1)
    2006, 33(5):  800-803. 
    摘要 ( 1674 )   PDF (143KB) ( 86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在安全协议仅使用数据完整性算法时,形式化分析方法中形式化攻击者能力描述的计算可靠性.首先假设计算性攻击者的能力超过形式化攻击者的能力,然后构造攻击实验,进而论证攻击实验中计算攻击者的输出与签名算法或密钥杂凑函数的安全定义相矛盾,因此得出计算性攻击者所能生成的消息均属于形式化攻击者所能生成的消息闭集这一结论.基于该结论,可以构建或者改进形式化分析系统,使其具有计算可靠性.
    基于IEEE802.11b网卡的WPA与WAPI集成接入方法
    段宁(1;2);马建峰(1)
    2006, 33(5):  804-808. 
    摘要 ( 2054 )   PDF (179KB) ( 9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终端对无线局域网(WLAN)网络的适应能力,针对WLAN中安全接入机制的多样性,提出了基于IEEE 802.11b网卡的Wi-Fi保护接入(WPA)和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础结构(WAPI)集成解决方法.该方法能够将WPA和WAPI协议集成到802.11b网卡上,根据网络特征信息选择正确的协议,使终端能够自适应地接入网络.
    对自缩序列生成器的错误攻击
    高军涛;胡予濮;李雪莲
    2006, 33(5):  809-813. 
    摘要 ( 1441 )   PDF (135KB) ( 77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改变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内部状态对自缩生成器实施了错误攻击,通过修改控制时钟对互缩生成器进行了相移错误攻击.结果表明,对于互缩生成器,攻击者仅需实施n=max{n1,n2}次的相移延迟就可以获得密钥种子.对于自缩生成器,攻击者至多改变n次寄存器的比特值就可以获得密钥种子.

    空间相关的MIMO系统发射端最优设计
    赵振山(1);徐国治(1);范jing(2)
    2006, 33(5):  814-818. 
    摘要 ( 1879 )   PDF (174KB) ( 89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发射端的最优设计问题,假设系统的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天线之间是相关的,接收端完全知道信道信息而发射端只知道发射相关矩阵和接收相关矩阵.证明了在以误码率的上界作为性能准则的情况下,发射端最优的信号发射方向是一组正交方向并且与发射端相关矩阵的特征向量方向一致而与接收端的相关矩阵无关,但是最优的功率分配方案与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相关矩阵都相关.
    一种新颖的乘法器核内建自测试设计方法
    雷绍充;邵志标;梁峰
    2006, 33(5):  819-823. 
    摘要 ( 1709 )   PDF (181KB) ( 8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新颖的乘法器核内建自测试(BIST)方法,结合C可测性与伪随机测试的优点,所设计的测试电路的附加面积比传统的伪随机电路要低56%.该方法采用独特的赋值方法,生成精简的、故障覆盖率高于99%的测试图形,并用开发的软件对测试图形排序和压缩,平均跳变密度和宽度得以大大减少.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可容易实现低成本BIST电路.基于Synopsys相关工具软件的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BIST电路在面积、功耗和速度等方面均优于现有的BIST设计.
    改进的压缩边分段采样算法
    闫巧(1;2);夏树涛(2);吴建平(2)
    2006, 33(5):  824-828. 
    摘要 ( 1841 )   PDF (177KB) ( 94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Savage等人的压缩边采样算法,提出一种改进的压缩边采样算法,该算法利用IP包头与分段相关的字段作为重载字段,增加了边信息存储所需要的空间,降低了重构过程的计算复杂度,并采用64位Hash作为误差效验以显著降低多个攻击者同时存在时重构路径的虚警率,而且通过对重构过程的算法优化进一步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对重构路径所需要的包数、计算量和重构路径的虚警率进行比较,结果证明,改进算法远远超过原算法.将原算法重构路径所需要的计算量(所需要计算的Hash次数)从m8降低到3m2(其中m为在相同距离的攻击源个数)以下.在同时有20个攻击者时,原算法虚警率已经高达0.99,使其不可用.而改进算法在同时有1000个攻击者的情况下的虚警概率仍然近似为0.因此改进的压缩边采样算法能够很好地应用到大规模DDoS攻击源追踪中.
    伪MTL-代数(WPBL-代数)的正规滤子
    张小红(1);刘三阳(2);刘用麟(2)
    2006, 33(5):  829-832. 
    摘要 ( 1755 )   PDF (192KB) ( 9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给出伪MTL-代数(WPBL-代数)的一些新性质,通过一个重要反例说明了伪BL-代数正规滤子的充要条件在伪MTL-代数(WPBL-代数)中不再成立,并给出伪MTL-代数(WPBL-代数)正规滤子的一个新的等价条件。利用这些结果,建立了伪MTL-代数(WPBL-代数)的商代数结构。
    基于条件证据理论的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
    盖明久(1);关欣(2);衣晓(2);时宝(1)
    2006, 33(5):  833-837. 
    摘要 ( 1882 )   PDF (162KB) ( 8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观测证据与先验信息和谐的思想,利用条件证据理论,提出了一种融合先验信息的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首先将雷达辐射源观测数据通过灰关联分析表示为D-S数据的随机集形式,然后计算观测证据与先验知识之间的和谐度,最后利用条件证据理论将需要融合的证据进行组合.该方法可在复杂战场环境下充分利用不同来源的信息,提高雷达识别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