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在线办公
优先发表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4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4-12-20
      
    研究论文
    一种改进的势函数欠定盲源分离算法
    付卫红;王璐;马丽芬
    2014, 41(6):  1-5+88.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01
    摘要 ( 845 )   PDF (548KB) ( 80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原有的拉普拉斯混合模型势函数法复杂度高、随机选取部分观测数据点作为初始聚类中心的算法聚类结果不稳定、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势函数欠定盲源分离算法.该算法在基于密度概念的基础上,以簇内距离小、簇间距离大为原则,选取部分高密度点作为势函数的初始聚类中心.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算法的复杂度大大降低,而估计准确度降低很少.在信噪比为10dB时,该算法仿真时间降为原始势函数法的5%;相对随机选取算法,在计算复杂度基本一致的前提下,该算法的估计准确度大大提高,源信号个数估计准确率由61%提高到85%,混合矩阵估计误差由0.47下降为0.27.

    一种RC链式电路时域响应建模方法
    任鹏;相征
    2014, 41(6):  6-11.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02
    摘要 ( 641 )   PDF (752KB) ( 71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链式RC电路,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模型来估计RC电路上每一时刻各个节点的输出响应.利用电路原理建立链式RC电路各个节点间的输入输出关系,然后通过一种矩阵变换的方法,计算出链式RC电路输出响应的解析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得到的时幅响应准确度达到10<sup>-9</sup>,与波形松弛法多次迭代的准确度相当,但其运算复杂度低于波形松弛法的运算复杂度,其传播时延的误差远低于Elmore模型及其改进模型的传播时延误差.

    一种适用于低信噪比短CPI的ISAR横向定标算法
    陈倩倩;邢孟道;李浩林;保铮
    2014, 41(6):  12-17+64.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03
    摘要 ( 687 )   PDF (2314KB) ( 40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低信噪比短相干处理时间(CPI)的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及应用,提出一种有效的ISAR横向定标算法.基于ISAR图像的稀疏特征,该方法首先利用加权压缩感知实现超分辨成像,有效地抑制噪声并保证强散射点的恢复精度.然后,根据二维傅里叶变换及极坐标变换的特性,利用极坐标图像间的相关性对转动角速度进行初估计.最后,利用加权压缩感知对相关函数峰值位置进行精确估计,提高了估计精度和效率,从而实现ISAR图像的横向定标.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联合属性散射中心的极化目标重构新方法
    段佳;邢孟道;张磊;王金伟;梁毅
    2014, 41(6):  18-24.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04
    摘要 ( 784 )   PDF (3808KB) ( 35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极化目标分解方法将各个像素的散射机理分解为基本散射机理类型的线性加权和,难以反映部件整体结构的极化信息;对于低信噪比的人造复杂目标,直接分解难以反映目标真实的散射特性.通过引入全极化的属性散射中心模型,将目标信号分解为若干典型散射中心的组合以保留结构的整体性;联合极化对属性散射中心进行特征参数提取以降低噪声影响.提出了一种联合属性散射中心的极化目标重构新方法,该算法能很好地从低信噪比的极化数据中对目标信号进行恢复并保持目标典型结构的整体性,有效增强了极化图像的可视性.

    组网无源雷达高速多目标初始化及跟踪算法
    胡子军;张林让;赵珊珊;王敬丽
    2014, 41(6):  25-30+110.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05
    摘要 ( 656 )   PDF (585KB) ( 68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无源相参雷达系统多个高速机动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一种扩展的多模型概率假设密度滤波器的粒子滤波实现方法. 传统的多模型概率假设密度滤波器假定新生目标的强度函数先验已知,但是无源雷达背景下新生目标可在监视区域任意位置出现,且速度取值范围大,此时传统方法失效. 基于传统多模型概率假设密度滤波器,利用各时刻远离多目标状态估计的定位结果,自适应初始化各时刻新出现的目标,有效跟踪多个高速机动目标. 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一种新的进化裂变粒子滤波算法
    王泽玉;李明;张鹏
    2014, 41(6):  31-36+75.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06
    摘要 ( 738 )   PDF (1221KB) ( 57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经典自举粒子滤波中的重要性函数选取和重采样所导致的样本枯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进化裂变的改进粒子滤波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产生重要性函数,然后对重要性采样粒子进行裂变通过进化策略更新粒子集以增加粒子多样性,从而克服经典自举滤波重采样过程中的粒子退化问题.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提高跟踪精度, 跟踪性能优于经典粒子滤波算法.

    量化量测条件下的交互多模型箱粒子滤波
    赵雪刚;宋骊平;姬红兵
    2014, 41(6):  37-44.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07
    摘要 ( 687 )   PDF (596KB) ( 65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分布式多传感器网络中,为了节省通信带宽,需要将传感器得到的点量测量化成区间量测,而传统的滤波算法均不能直接处理这种量化量测.箱粒子滤波作为一种“广义粒子滤波”算法,用箱粒子和误差界限模型来取代传统的点粒子和误差统计模型,是新近出现的处理区间量测的有力工具.相比粒子滤波,箱粒子滤波还具有所需粒子数少、算法复杂度低、运行速度快等优点.因此,为了处理量化量测条件下的机动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交互多模型箱粒子滤波算法.仿真对比实验表明:在量化量测条件下,交互多模型箱粒子滤波算法和交互多模型粒子滤波算法都能够准确地估计机动目标状态,但交互多模型箱粒子滤波所需粒子数更少、计算效率更高.

    结合最优亮度分量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
    刘帆;张凯;焦李成;杨淑媛
    2014, 41(6):  45-50.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08
    摘要 ( 731 )   PDF (6770KB) ( 46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基于亮度色调饱和度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中存在的光谱损失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最优亮度分量的融合方法.根据全色图像的亮度分量,利用克隆选择算法给出每幅单光谱图像对应的全局优化权值,该权值可反映出每幅单光谱图像相对于全色图像亮度分量中所占的折中比例,从而减弱了单光谱图像间的相关性,可获得更加逼近全色图像的亮度分量;利用最优亮度分量在改进的空间分辨率增加(ARSIS)框架下获取具有高分辨率的多光谱图像.算法针对快鸟卫星图像数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新方法在降低光谱损失和增强融合图像细节信息方面的有效性,所获得的融合后的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具有较小的光谱损失.

    转发式干扰环境中的机载雷达运动目标检测
    吴亿锋;王彤;吴建新
    2014, 41(6):  51-56+154.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09
    摘要 ( 693 )   PDF (570KB) ( 63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机载雷达运动目标检测中转发式干扰会引起虚警、抬高检测门限并降低雷达系统的检测概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机载雷达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首先估计转发式干扰的空域导向矢量,然后采用最大似然方法估计出运动目标的幅度,并以此来进行检测.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完成杂波抑制的同时,可有效抑制旁瓣转发式干扰对运动目标检测的影响,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主瓣转发式干扰对运动目标检测的影响.

    一种具有延迟校准功能的可编程多相位时钟电路
    刘术彬;朱樟明;赵扬;恩云飞;刘帘曦;杨银堂
    2014, 41(6):  57-64.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10
    摘要 ( 787 )   PDF (2434KB) ( 48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延迟锁相环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延迟校准功能的可编程多相位时钟电路,能为工作在80MHz的电荷耦合器件信号处理器提供精度高达390ps的时序信号.将主时钟的单周期等分为32份,通过可编程相位组合电路,产生相位及占空比可调的信号,能满足不同电荷耦合器件所需的最优工作时序.传统的延迟锁相环结构随着延迟单元的增加,延迟单元之间不匹配愈加明显,导致输出相位偏离理想位置.引入延迟校准电路可以显著降低相位之间的误差,校准后的多相位时钟信号接入可编程相位组合器进行选择组合,产生所需的高精度时序信号.基于SMIC 0.18μm 3.3V CMOS工艺完成设计,在80MHz主时钟下的后仿真结果表明:电路可产生占空比范围为2%~98%的输出时钟,校准后的延迟误差小于5ps,边到边抖动为 1.14ps,有效地保证了相位精度.

    一种适用于超高频射频识别的温度传感器
    齐增卫;庄奕琪;李小明;刘伟峰;张岩龙;任小娇
    2014, 41(6):  65-70.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11
    摘要 ( 693 )   PDF (2003KB) ( 73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设计了一种采用双压控振荡器的适用于超高频射频识别(UHF RFID)应用的温度传感器,可应用于环境温度检测以及物流链中.由于采用了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压控振荡器,可以抵消工艺偏差和电源电压变化等因素带来的影响,使输出仅和温度有关.采用了时分工作方式,使电路在检测完温度以后处于关断状态,有效地避免了重复计数的问题,并使该传感器完全不影响整体标签的工作距离.采用SMIC 0.18μm 2P4M EEPROM工艺进行流片,测试结果显示,标签读距离达到6m,写距离达到2.5m;在-40℃~+85℃温度范围内,温度测量精度为0.5℃,误差最大不超过±1.5℃.

    一种可用于RFID系统中的方向回溯阵列设计
    陈蕾;史小卫;余剑峰;陈阳
    2014, 41(6):  71-75.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12
    摘要 ( 671 )   PDF (1382KB) ( 61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射频混频技术实现单元相位共轭的方式,设计了一个C波段方向回溯阵列,采用收发共用天线单元减小阵列体积.混频模块基于输入/输出共用端口的场效应晶体管混频器完成相位共轭,引入定向耦合器用于提高收发端口的隔离度并抑制射频泄露信号,该阵列具有成本低、体积小、隔离度高、作用距离远等优点.制作了四元方向回溯阵列,在发射信号频率为5.81GHz、本振信号频率为11.6GHz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阵列在±33°入射角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方向回溯功能,可应用于射频识别系统中.

    多Agent协同系统的Pi演算建模方法
    鱼滨;张琛;李文静
    2014, 41(6):  76-82.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13
    摘要 ( 709 )   PDF (722KB) ( 61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AS因自治性、反应性等特性适用于复杂的分布式系统,为了分析、模拟Agent的并发交互过程并设计出合理的MAS,应用了形式化方法Pi演算进行建模. 首先介绍了多Agent协同系统中Agent之间的广播、中介和代理3种通信模型, 然后给出了Agent之间交互模式的Pi演算建模方法. 再以家庭物联网系统作为多Agent协作实例, 应用Pi演算对其建模, 模拟多个Agent协作过程中的通信. 最后, 采用移动工作台对模型的语义进行了验证, 表明了Pi演算对MAS建模的适用性.

    采用类电磁机制算法的SVM决策树多分类策略
    姜建国;赵媛;孟宏伟;李博
    2014, 41(6):  83-88.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14
    摘要 ( 633 )   PDF (566KB) ( 55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分类问题的特点,设计了适用于分类问题的类电磁机制算法,然后设计了基于改造后的类电磁机制算法的最优决策树生成算法,用以解决支持向量机多分类问题.以最大分类间隔为准则,利用类电磁机制算法进行优化,从而生成最优或次优的决策树.在每个决策结点利用传统的支持向量机二分类方法进行分类,最终实现支持向量机多分类.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比传统的1-a-1,1-a-r,DAG-SVM,DT-SVM以及GADT-SVM方法有更优的性能.

    高维多目标问题的排序新方法
    代才;王宇平;何晓光
    2014, 41(6):  89-94.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15
    摘要 ( 731 )   PDF (830KB) ( 70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排序方法.它通过产生近似最优目标向量来增加种群的规模,从而达到对真实个体的有效排序.首先构造一个理想的帕累托前沿面,然后将这个理想的帕累托前沿面分成若干个网格,使每个个体都对应惟一的一个网格,通过这个网格上的节点来判断这个体是不是非支配解.数值实验表明,即使对于50维目标的问题,收敛性度量值也小于1.此外,与当前的两种最具代表性的松弛的帕累托占优方法比较,该方法能同时保持解的多样性和收敛性.

    一种新的DNA模体发现聚类求精算法
    张懿璞
    2014, 41(6):  95-99.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16
    摘要 ( 699 )   PDF (445KB) ( 58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模体发现问题是分析基因转录调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熵的聚类求精算法——ECRmotif,用于DNA序列中的模体发现问题.ECRmotif使用灵活的概率模型从背景序列中鉴别模体.它首先使用一个基于熵的聚类过程将数据集划分为若干子集,并对各候选子集压缩其实例的搜索空间,求精得到模体.通过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的实验,表明ECRmotif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运行速度和效率,并准确地找出模体.

    一种采用聚类单纯形搜索的引力算法
    刘杰;王宇平
    2014, 41(6):  100-105.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17
    摘要 ( 619 )   PDF (472KB) ( 58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和单纯形法的中心引力优化算法,该算法引入了一种聚类单纯形算子,利用聚类方法选择合适的个体以构成单纯形的顶点,周期性地把单纯形算子搜索得到的最优个体迁移到中心引力算法的种群个体中.依靠聚类单纯形算子提高中心引力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聚类单纯形算子依靠中心引力算法跳出局部最优.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比其他常见优化算法有更好的收敛精度和收敛速度.

    时不变系统格莱姆矩阵的精细积分
    李素兰;任元昊;保宏;张伟
    2014, 41(6):  106-110.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18
    摘要 ( 619 )   PDF (442KB) ( 65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格莱姆矩阵是反映线性系统结构特性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时不变系统状态方程的分析,将指数矩阵精细积分法的关键思想,即加法定理和增量存储直接应用于格莱姆矩阵的求解,给出了格莱姆矩阵的具体计算方法,得到了其精确数值解.该求解方法不需要矩阵求逆运算,当系统矩阵奇异或不稳定时,均能高精度求解.最后通过两个数值算例的仿真,验证了以上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随机变量下的热传导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尤芳;陈建军;曹鸿钧;谢永强
    2014, 41(6):  111-117.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19
    摘要 ( 690 )   PDF (748KB) ( 65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具有随机变量的稳态热传导结构在散热弱度约束下的拓扑优化设计问题.建立了以单元相对导热系数为设计变量,导热材料体积极小化为目标函数,满足散热弱度可靠性指标为约束条件的稳态热传导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基于随机因子法,利用代数综合法推导出散热弱度的数字特征的计算表达式.采用渐进结构优化方法(Evolutionary Structural Optimization,ESO)求解,并利用过滤技术消除优化过程中的数值不稳定性现象.通过两个算例验证文中模型及求解策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决策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郭金维;蒲绪强;高祥;张永安
    2014, 41(6):  118-125.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20
    摘要 ( 950 )   PDF (477KB) ( 87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多目标决策中,通常都涉及到指标权重的计算问题.针对现有权重计算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熵权层次分析法.该方法将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的中间过程相结合,将熵权法的底层指标客观权重与层次分析法的子准则主观权重对应结合后,再与上层指标权重综合,归一化后得到最终的指标权重.结果表明,求得的权重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柔性并联机器人系统的运动规划
    王文利;曹鸿钧
    2014, 41(6):  126-130.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21
    摘要 ( 637 )   PDF (728KB) ( 52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500m口径大射电望远镜馈源支撑并联机器人存在悬索速度突变,导致舱体动态响应影响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了柔性并联机器人系统的运动规划方法.为实现索长与索速度的同时控制,采用机器人关节规划理论的启发式策略生成离散点处的悬索速度;为保证离散点之间索速度与索加速度的连续性,提出了一种三次-四次多项式混合插值规划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运动规划方法生成的索长和索速度数据变化平滑,插值精度满足大射电望远镜的要求,可以解决因索速度突变造成的舱体动态响应和定位精度问题.

    一种用于内容中心网络的缓存随机放置策略
    胡骞;武穆清;郭嵩;彭蠡
    2014, 41(6):  131-136+187.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22
    摘要 ( 844 )   PDF (680KB) ( 65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内容为中心的网络是一种新型网络架构,它打破了传统的“主机—主机”通信模式,将内容本身作为网络的核心.以内容为中心的网络通过分布式的缓存机制对内容业务提供有效支持,缓存的放置策略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首先提出一种分布式的缓存随机放置策略,基于节点与内容源之间的跳数随机选择缓存放置节点,实现节点缓存的负载均衡;然后在该策略下推导缓存命中率与内容热度分布、请求到达率、缓存大小的关系.数值计算及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提高缓存命中率,与以内容为中心的网络传统策略相比,获取内容所需的平均跳数可减少5.59%~6.86%.

    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混合交换网络时隙分配方法
    崔竞飞;杨昆;王劲林;鲍民权
    2014, 41(6):  137-141.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23
    摘要 ( 556 )   PDF (598KB) ( 55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混合交换网络中恒定比特率业务对传输时延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时隙分配方法,通过确定分组在交换网络中的转发时隙位置来决定分组的传输时延.该方法严格约束了输入输出时隙的绝对间隔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保证分组传输时延较小.仿真结果表明,与随机分配法对时隙在整个复帧周期内任意分配相比,采用基于滑窗的分配法能更有效降低传输时延,减小交换缓存容量.

    一种基于热区的移动社会网络路由协议
    余玲飞;龚海刚;王晓敏
    2014, 41(6):  142-147.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24
    摘要 ( 676 )   PDF (595KB) ( 59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移动社会网络是一种具有间歇连通特性的延迟容忍网络,因此路由具有挑战性.同时移动社会网络具有一定的社会结构特征,节点的社会行为具有一定规律性.利用网络节点的访问地点偏好性而形成的城市热点区域以及节点移动的规律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热区的网络路由协议HRP.HRP协议在进行数据路由时依据节点对区域访问的频度,区域访问频度越高的节点活跃度越强,因此有更高的概率遇到目标节点.实验结果表明,HRP协议的平均数据传输成功率比BUBBLE协议的约高10%,而平均数据传输次数则比其约少30%,获得了较好的网络性能.

    自适应维分编码维数估计与降维算法
    李致金;周杰;乔杰;吴文娟
    2014, 41(6):  148-154.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25
    摘要 ( 560 )   PDF (492KB) ( 59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自适应维分编码原理的基础上,证明了维分编码维重Q=4是最优的.标签越多,维分编码的维数就越多.为此文中给出了标签数量估计和维数估计方法,同时还给出了自适应维分编码降维后标签的降维编码算法以及自适应维分编码的解码算法,为自适应维分编码原理的完善做了正确和必要的研究,因此,完善的自适应维分编码算法无论标签数目较多和标签数目较少时,都能大大提高阅读器搜索标签的效率.

    一种自适应时移与阈值的DCT语音增强算法
    张君昌;刘海鹏;樊养余
    2014, 41(6):  155-159+194.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26
    摘要 ( 659 )   PDF (552KB) ( 62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现有语音增强方法在低信噪比下性能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时移与阈值的离散余弦变换语音增强算法.首先,对软阈值函数进行改进,既能消除噪声主导帧中的噪声,也能消除语音主导帧中的噪声,并依据信噪比自适应地选择阈值,较大程度地保留了语音的原始特征.其次,依据基音周期自适应地选择分析窗时移,降低了固定分析窗时移产生的白噪声,并且引入短时自相关函数和短时平均幅度差函数相结合的加权自相关函数,来进行基音周期的检测,提高了基音周期检测的准确性和对噪声的鲁棒性.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信噪比低至-5dB噪声环境下,相比现有的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和子空间算法,输出信噪比有较大提高,鲁棒性更好.

    利用局部特征联合匹配的非刚体目标跟踪
    余旺盛;侯志强;田孝华;查宇飞
    2014, 41(6):  160-166.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27
    摘要 ( 788 )   PDF (4476KB) ( 41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视频序列中非刚体目标的跟踪问题,提出了基于局部特征联合匹配的快速跟踪算法.算法将基于关键点的特征匹配问题转化为求解平衡指派的最优化问题,进而依据整体匹配最优的原则实现特征的联合匹配.跟踪过程为:首先分别提取目标模板和当前搜索区域的局部关键点并进行特征描述;然后依据联合匹配策略确定目标模板关键点在输入帧图像中的匹配结果;最后依据匹配结果确定目标在输入帧图像中的位置和尺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目标的非刚性形变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够适应复杂的背景变化并获得稳定的跟踪结果.

    低精度SINS初始对准/GPS双天线测向互辅算法
    庞春雷;赵修斌;余永林;宋立梅;王祝欣
    2014, 41(6):  167-173.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28
    摘要 ( 782 )   PDF (590KB) ( 64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低精度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无法实现航向角的自对准和全球定位系统双天线测向需要较长时间的初始化问题,研究了二者互相辅助的新算法.即利用SINS初始对准时的俯仰角信息和已知基线长度进行约束,通过搜索基线姿态角,在二次残差最小的条件下快速确定基线航向角,然后利用该航向角辅助SINS的快速初始对准.建立了互辅算法模型,论述了互辅原理,推导了相关公式.通过实验比较,验证了新算法的正确性及可靠性,30s内得到了0.2°的俯仰角和航向角误差,100s内实现了低精度SINS的初始对准,且算法简单,实用性强.

    一种改进的多模式匹配算法
    褚衍杰;李云照;魏强
    2014, 41(6):  174-180.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29
    摘要 ( 830 )   PDF (492KB) ( 77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WM算法在模式集规模大且最短模式长度小的情况下性能较低的问题,分析了WM算法及其改进的快速WM(QWM)算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式分集思想,并优化了跳跃和确认机制,设计了子集WM(SWM)算法;然后针对该算法在域名过滤中的应用,对hash函数、匹配顺序等进行进一步优化.针对域名过滤的实验结果表明,当模式数量超过10000条时,SWM算法匹配时间是WM算法的8.9%~11.6%,说明SWM算法在模式集规模较大时,匹配速度能显著提高.

    面向多媒体社交网络的访问控制模型
    陈庆丽;张志勇;向菲;王剑
    2014, 41(6):  181-187.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30
    摘要 ( 703 )   PDF (788KB) ( 59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访问控制模型无法满足新兴的多媒体社交网络场景下的用户数量大、动态交互和内容共享等特点.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主要社交关系属性,如用户类型、紧密度、内容分享深度和信任度等,面向多媒体社交网络的访问控制模型.通过自定义安全规则及其安全策略冲突消解,有效地解决了数字媒体访问使用和分享传播中的安全问题,适用于多媒体数字版权保护应用的实际需求.

    反射面天线表面误差对平均功率方向图的影响
    反射面天线表面误差对平均功率方向图的影响
    2014, 41(6):  188-194.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31
    摘要 ( 689 )   PDF (610KB) ( 71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同时存在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情况下,提出了反射面天线平均功率方向图的计算方法.首先,分析面板加工误差以及框架安装误差,得出口径场随机相位误差的平均表达式.然后,考虑馈源的轴向偏焦问题,推导出系统误差存在时锥削照射相关函数的解析形式,进而得出了两种不同性质误差共同作用下的平均功率方向图.最后,以某65m口径天线为对象,研究了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对其电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参考建议.

    改进的偏微分扩散方程图像增强方法
    崔华;周婷洁;郭璐;袁超;宋焕生
    2014, 41(6):  195-198.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4.06.032
    摘要 ( 767 )   PDF (2126KB) ( 48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改进P-M扩散系数和融入相干增强扩散改善了传统的P-M模型,使得裂缝图像非边缘处以改进后的P-M扩散为主,在边缘处以相干增强扩散为主,达到了对裂缝图像去噪和增强的目的.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案较传统的P-M模型能使地面图像的特征得到更好的保护,使裂缝更加明显,利用该方法对裂缝图像进行预处理后,提高了路面裂缝目标检测的准确性,体现了该方法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