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在线办公
优先发表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4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7-04-20
      
    研究论文
    非正侧阵雷达距离模糊杂波抑制新方法
    吴旭姿;刘峥;谢荣
    2017, 44(2):  1-7.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01
    摘要 ( 440 )   PDF (847KB) ( 47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改善严重距离模糊情况下雷达对地面强杂波的抑制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分集技术的杂波抑制方法.首先,推导了非正侧阵频率分集雷达空时信号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频率增量的设计准则用来区分距离模糊杂波以及防止回波信号去相关.然后,利用子空间投影算法抑制距离模糊杂波.仿真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俯仰维自由度有限的情况下,该方法的性能优于传统俯仰滤波方法.

    一种抑制SAR图像中动目标干扰的方法
    肖力;李学仕;孙光才;邢孟道
    2017, 44(2):  8-13.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02
    摘要 ( 391 )   PDF (2105KB) ( 23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高分辨率宽测绘带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中,用传统的静止场景成像方法对存在动目标的回波数据进行成像,动目标在得到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中是散焦的,并且动目标会聚焦到错误的位置,同时,散焦的动目标会掩盖原本的合成孔径雷达场景.利用传统的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对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中散焦的动目标进行抑制时,所需的空间自由度为场景中动目标的个数与脉冲重复频率欠采样数的乘积,这在实际中很难得到满足.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方位Deramp处理的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合成孔径雷达回波数据进行方位Deramp处理,使得动目标在空时平面中是粗聚焦的,此时,抑制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中的一个动目标只需要一个空间自由度.当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中存在多个动目标时,提出了动态导向矢量的概念,它能有效地减少抑制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中散焦动目标所需的空间自由度数目.

    一种时域降维多帧处理的Radon域弱目标检测
    陈洪猛;李明;卢云龙;王泽玉;李刚飞;左磊;张鹏
    2017, 44(2):  14-19.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03
    摘要 ( 404 )   PDF (1557KB) ( 34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于低分辨率的警戒雷达,在强杂波背景下检测低空慢速小目标(“低、慢、小”)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时域降维多帧数据联合处理的Radon域“低、慢、小”目标检测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单帧数据的自适应杂波抑制和多帧数据的有序统计恒虚警滤波器处理,抑制掉部分强杂波;然后,对经过两级杂波抑制后的时间距离域数据进行时间维的降维和平滑;最后,对时间距离像进行Radon变换,将时间距离域的目标检测问题转化为Radon参数空间的特征提取问题,通过设置两级门限提取出微弱目标.由于时域降维处理在Radon域增大了目标相对于杂波的角度偏移量,因此,该方法不仅可检测到低速目标,还能估计出目标速度.实测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一种新的窄带雷达高速机动多目标检测算法
    章建成;苏涛
    2017, 44(2):  20-26.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04
    摘要 ( 357 )   PDF (3026KB) ( 26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笔者提出一种高速匀加速机动多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通过速度搜索和二阶keystone变换校正距离徙动.距离徙动校正后,目标所在的距离单元方位向回波可建模为线性调频信号.其次,对方位向回波依次进行Lv's 变换,目标能量在中心频率-调频率域积累出峰值,根据峰值在调频率维的位置可得到一个加速度的估计值.最后,根据加速度估计值构造补偿函数对多普勒频率徙动进行补偿,并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实现相参积累,然后再进行目标检测与径向速度估计.该算法与Radon-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算法相比,具有计算量小、抗噪声性能强的优点.仿真与实测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一种海面舰船目标ISAR成像时间段选择方法
    高悦欣;李震宇;邢孟道;张子敬
    2017, 44(2):  27-32.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05
    摘要 ( 416 )   PDF (1655KB) ( 27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海上舰船目标随海浪摇摆存在转动速度不稳定以及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平面时变问题,文中详细分析了成像平面与舰船目标有效转速之间的关系,得出目标有效转速最大时成像平面最稳定、分辨率最高的结论,进而确定以转速最大的时段作为成像时间段的选择准则.相比已有的选择方法,文中所提方法的成像质量更好.仿真和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闭合表达式的Pareto分布参数估计范围扩展
    胡冲;罗丰;张林让;陈帅霖;范一飞
    2017, 44(2):  33-36+113.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06
    摘要 ( 356 )   PDF (699KB) ( 22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N次观测Pareto分布的二阶矩在形状参数小于等于2时无意义,因此正整数阶的矩估计法不能有效估计真值小于2的形状参数.针对该问题,提出了负一、二阶矩的估计法对N次观测Pareto分布形状参数的有效估计范围进行扩展.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均表明: 相比正的一、二阶矩估计,负一、二阶矩估计法能够在真值小于2的情况下对形状参数进行有效估计; 同时,相比正分数或负分数阶矩估计,阶矩取-1与-2时估计表达式闭合,计算量更小.因此,该估计法能够有效地对形状参数估计范围进行扩展,并且其估计表达式是闭合的,具有较高的运算效率.

    模型参数未知时的CPHD多目标跟踪方法
    李翠芸;王精毅;姬红兵;王荣
    2017, 44(2):  37-41+184.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07
    摘要 ( 328 )   PDF (755KB) ( 27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现有的多目标跟踪方法中,检测概率和量测噪声协方差等模型参数未知时目标跟踪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估计检测概率和量测噪声协方差的势概率假设密度目标跟踪方法.首先对多参数未知的多目标跟踪问题进行建模,将检测概率看作是某个分布中的变量,继而通过估计该分布的均值来作为检测概率,再利用变分贝叶斯方法对量测噪声协方差进行估计,最后给出了算法的高斯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检测概率和量测噪声协方差联合未知环境下具有较好的目标跟踪性能.

    采用可重构结构型吸波材料的天线RCS减缩方法
    王夫蔚;郭立新;龚书喜
    2017, 44(2):  42-46+94.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08
    摘要 ( 302 )   PDF (3235KB) ( 23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天线雷达散射截面减缩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极管控制的可重构结构型吸波材料的雷达散射截面分时减缩方法.将可重构技术应用于结构型吸波材料设计及可重构结构型吸波材料应用于天线反射板.当二极管截断时,反射板即为普通金属反射板,此时对应天线的工作状态;当二极管导通时,对应为天线的非工作状态,此时利用结构型吸波材料的吸波特性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天线的雷达散射截面;当二极管为导通状态和截断状态时,结构型吸波材料的吸波特性分别为-25.0dB和0.8dB.同时,为达到宽频雷达散射截面减缩的目的,在普通排列的可重构结构型吸波材料反射板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类棋盘结构的可重构反射板.仿真及实测结果表明,在非工作状态使用普通排列可重构结构型吸波材料反射板时,天线雷达散射截面的最大减缩量可达15dB以上;当使用类棋盘分布的可重构结构型吸波材料反射板时,天线雷达散射截面的减缩带宽可达5~18GHz,最大减缩量可达8dB以上,同时天线的辐射特性几乎未发生变化.该方法在保证天线辐射特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天线的雷达散射截面.

    无相位近场天线测量技术
    尚军平;左炎春;胡永浩;王媛;宋康
    2017, 44(2):  47-51.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09
    摘要 ( 525 )   PDF (1152KB) ( 31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利用天线近场幅度信息重构天线远场特性的无相位近场测量方法.该方法使用线极化探头在被测天线近场区两平行平面上采集场的幅度数据,通过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复原一采样面上各采样点场的相位数据,然后通过近远场变换得到被测天线的远场特性.通过理论研究和仿真实验表明,无相位近场天线测量技术可有效地重构天线远场,同时,合理地选择迭代初始相位将有助于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

    机载双频共口径宽波束圆极化天线设计
    江莉;蒋东;张福顺
    2017, 44(2):  52-56.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10
    摘要 ( 305 )   PDF (2998KB) ( 23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有的共口径天线一般关注多频多极化的天线性能,但剖面较高、结构复杂.笔者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波束覆盖范围宽的双频共口径圆极化天线.该天线采用微带天线叠层技术加高介电常数介质基板实现了双频段4个频点的天线共用一个口径,达到降低天线体积和重量的目的;该天线的4个工作频点均可由对应的物理尺寸自由调节.通过在微带天线上加载高介电常数介质板,提高了天线在低仰角方向的增益,展宽了天线波束.设计并采用了宽带功分移相网络加耦合馈电的方法实现4个频段的圆极化特性.天线各频段实测的阻抗带宽、轴比和方向图都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该天线的设计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实现更多频段的共口径天线设计.

    支持位置验证和策略变更的属性加密方案
    应作斌;马建峰;崔江涛
    2017, 44(2):  57-62+190.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11
    摘要 ( 267 )   PDF (817KB) ( 15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云存储移动办公环境中存在用户的位置隐私泄露以及云端密文的访问策略无法直接变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支持位置验证和策略变更的密文策略属性加密方案.使用BGV(Brakerski-Gentry-Vaikuntanathan)同态加密保护用户的位置隐私;使用数据拥有者生成的变更私钥对云端密文中的访问策略进行直接变更.此外,考虑到移动设备的续航能力有限,将BGV同态的计算、解密以及云端密文的变更计算部分外包给云及认证服务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极大地节省用户的计算开销.

    极化码串行抵消多比特翻转译码算法
    李桂萍;慕建君;焦晓鹏
    2017, 44(2):  63-68.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12
    摘要 ( 349 )   PDF (604KB) ( 16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码字中出现错误位数概率的研究表明,1位错和2位错是影响中短码长极化码译码性能的主要原因.基于译码错误比特的统计分析,提出了一种串行抵消多比特翻转译码算法.与串行抵消单比特翻转译码算法相比,该译码算法能获得更好的性能增益,且码长越短,性能增益越明显.与通过并行搜索多条路径的串行抵消列表译码相比,所提出的算法具有较低空间复杂度,且译码复杂度随信噪比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仿真结果表明,针对中短码长,该算法在高信噪比下能以较低的平均译码复杂度逼近串行抵消列表译码算法的性能.

    一种用于柔性制造系统混惑状态估计的算法
    王祺;陈晓亮
    2017, 44(2):  69-74.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13
    摘要 ( 339 )   PDF (647KB) ( 24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混惑会影响柔性制造系统的多线程运行及控制决策,故提出一种算法用于求解系统所有的混惑,为系统建模及进一步控制奠定一定的基础. 通过分析混惑状态的特征,基于已存在的Petri网混惑结构检测方案,进一步提出混惑状态的代数估计算法.该算法不再监督系统的状态演化,而通过分析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初始条件实现混惑状态的估计.研究的成果可用于系统建模阶段的冲突合理性分析.最后,用一个柔性制造系统实例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估计出目标系统的所有混惑状态.

    0.35μm CMOS工艺的品质因数时域测量电路
    任小娇;张明;LLASER Nicolas;越柏鹤;庄奕琪
    2017, 44(2):  75-80.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14
    摘要 ( 291 )   PDF (1372KB) ( 12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品质因数的时域测量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可以片上集成的品质因数测量电路,不仅在特定频率能实现品质因数的精确测量,还可在保持电路精度的前提下,覆盖一定待测信号的频带.在采用之前提出的可重构电路的基础上,改进了峰值探测器的补偿方式,进行了系统精度和扩频所需的理论分析,有效指导了电路的设计.另外,数字控制逻辑的改进,将总功耗降低7.5%.并通过集成电路的方式在0.35μm CMOS工艺下实现此电路,在电源电压为5V,输入信号频率为1MHz的条件下,实现品质因数的相对误差小于±0.2%,并且在精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待测信号的频段扩展到100kHz~1.5MHz.

    规则数确定的自适应模糊分类器
    石绍应;王小谟;曹晨;张靖
    2017, 44(2):  81-87.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15
    摘要 ( 366 )   PDF (563KB) ( 11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使模糊分类器能够利用自适应模糊系统的诸多优点,并避免随着输入空间维度增加出现“维度灾难”,提出一种新的模糊规则数确定的自适应模糊分类器.新分类器由多个用于区分出一种类别的模糊推理机组成,每个模糊推理机包含两条模糊逻辑“如果-则”规则,分类器的总规则数由待分类模式的类别数确定,分类器采用误差反向传播学习算法进行学习训练.对比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分类器,通过对鸢尾花卉数据集与Ripley合成数据集的分类测试,表明新分类器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分类识别能力,以及抗干扰、抗数据污染能力.

    交叠的分层置信度传播LDPC译码算法
    范亚楠;王丽冲;姚秀娟;孟新
    2017, 44(2):  88-94.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16
    摘要 ( 323 )   PDF (707KB) ( 16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进一步提升分层置信度传播译码算法的收敛速度和误码性能,提出了一种交叠的分层置信度传播译码算法.该算法将若干个子译码器以不同的校验节点更新顺序的同时进行计算,对于每个校验节点,在每次迭代更新后选取最可靠的信息参与下一次迭代,以此提高迭代的收敛速度与误码性能.仿真实验表明,在不增加额外存储空间的条件下,交叠的分层置信度传播译码算法相比于分层置信度传播算法有着更优的误码性能以及更快的收敛速度.另外,提出的交叠的分层置信度传播译码算法对于规则和不规则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均有效.

    用于物联网通信的低功耗唤醒接收机设计
    孟凡振;刘宏;汪明亮;林水样;田彤
    2017, 44(2):  95-100.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17
    摘要 ( 478 )   PDF (1624KB) ( 20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物联网无线节点通信的功耗问题,设计了一种高能量效率和低功率消耗的唤醒接收机.该唤醒接收机基于唤醒机制有效地调度网络节点通信,并利用简单的包络检波架构进行频率变换,从而能够灵活地管理能量和降低功耗.该唤醒接收机基于65nm CMOS工艺进行仿真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当射频中心频率为780MHz和输入信号采用开关键控调制方式,该接收机可以实现输入匹配参数S<sub>11</sub>为-21dB,灵敏度在数据率1Mb/s下为-76dBm,并且在1.2V供电电压下,功耗消耗为76μW.

    非高斯色噪声下的雷达波形优化方法
    祝宏;张海;唐高弟;李中云;刘以农
    2017, 44(2):  101-106.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18
    摘要 ( 301 )   PDF (683KB) ( 14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非高斯色噪声下的点目标检测性能,研究了相关的雷达优化波形设计问题.设计了非高斯色噪声下的非线性似然比检测器,并推导了相应的输出信噪比表达式,进而将该表达式作为优化波形设计的代价函数,然后借助一维交互迭代搜索算法求解了满足约束条件的优化波形.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传统高斯模型下的波形设计方法具有更佳的检测性能.

    认知无线电中频谱空洞统计特性分析与分配
    黄杰;曾孝平;简鑫;谭晓衡;张耀乐
    2017, 44(2):  107-113.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19
    摘要 ( 356 )   PDF (780KB) ( 24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动态网络场景的频谱空洞可用带宽存在时变性,传统基于静态特性的认知无线电资源分配方式难以直接应用的问题,推导了频谱空洞可用带宽概率密度函数通用表示形式,并联合随机多背包模型提出基于频谱空洞统计特性的离散频谱分配策略,实现了考虑频谱空洞可用带宽统计特性的资源分配.数值仿真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频谱空洞变化频繁场景下,能有效减少频谱变化产生的冲突,具有较高的网络利用率.

    采用密度空间聚类的散乱点云特征提取方法
    张雨禾;耿国华;魏潇然;石晨晨;张顺利
    2017, 44(2):  114-120.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20
    摘要 ( 497 )   PDF (1705KB) ( 23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现有点云特征提取算法中,采用全局特征度量阈值及仅使用点的局部信息进行特征提取而造成的特征尖锐程度敏感、对潜在曲面差异较大模型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密度空间聚类的散乱点云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对点的反k近邻进行定义,并提出一种新的特征检测算子;然后,将反k近邻的尺度作为点密度,引入特征的全局约束性信息;最后,对基于密度空间聚类方法中的相关概念进行重定义并建立新的特征识别准则,提取特征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有效、鲁棒,同时考虑了特征的局部性信息及全局约束性信息,针对潜在曲面形状差异较大的模型表现出了较强的优越性.

    迭代感应场率算法分析平行多柱体散射
    周辉;邢锋;刘起坤
    2017, 44(2):  121-126.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21
    摘要 ( 274 )   PDF (1333KB) ( 10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快速精确地分析多柱体的散射特性,提出了迭代感应场率算法.算法结合了传统感应场率理论对柱体散射分析的快速性与迭代算法思想的精确性,推导了二维无限长平行柱体阵列的迭代感应场率表达式,利用迭代感应场率快速求解多柱体阵列的远区散射场,讨论了算法的散射系数关系以及迭代次数.结果表明: 迭代感应场率算法不仅较传统的感应场率算法提高了精确度,并且相对矩量法大大节约了计算内存与计算时间.

    一种特征加权模糊聚类的负载均衡算法
    黄伟华;马中;戴新发;徐明迪;高毅;刘利民
    2017, 44(2):  127-132.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22
    摘要 ( 341 )   PDF (572KB) ( 12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负载均衡算法中多类负载的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加权模糊聚类的负载均衡算法.首先,将不同系统资源作为负载度量的一个维度,并针对不同维度进行特征加权,实现了对综合负载的量化; 然后,引入模糊聚类方法,优化了权重约束,并增加惩罚项,以此对负载进行聚类划分,为负载迁移定位最优目标节点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融合多维负载数据,与经典算法相比,集群中节点负载的标准差减小了21%.

    量子元胞自动机可逆加法器电路
    秦涛;蔡理;杨晓阔
    2017, 44(2):  133-139.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23
    摘要 ( 302 )   PDF (2914KB) ( 23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可逆逻辑的极低能耗特征使其在低功耗电路、量子计算机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三变量可逆逻辑门,可以完成择多计算、异或和同或计算功能.运用量子元胞自动机器件实现了该新型可逆逻辑门,设计了基于量子元胞自动机的可逆加法器电路.仿真结果表明,新设计的可逆逻辑门和加法器电路具有正确的功能.同时,采用新型可逆逻辑门设计的可逆加法器垃圾位及需要门数均减少了.

    容性脉冲干扰耦合装置的多导体传输线模型
    崔志同;孙东阳;毛从光
    2017, 44(2):  140-144+150.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24
    摘要 ( 346 )   PDF (1048KB) ( 13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深入分析电子设备电磁敏感度测试中的容性脉冲干扰耦合方法,利用多导体传输线理论建立了耦合装置的计算模型及其方程.针对模型各部分不同的物理特性,结合使用解析、数值计算和实验数据推导的方法,获得了其各自的单位长度参数,进而通过参数整合建立起各部分共地的2n端口传输矩阵组合,以及包含激励源和终端负载的传输线方程组.验证实验表明,基于多导体传输线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该模型可用于预测容性耦合试验在电子设备端口产生的脉冲干扰强度及波形.

    非相关切换天线扩频方向调制物理层安全传输
    郭彬;杨育红;辛刚;唐燕群
    2017, 44(2):  145-150.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25
    摘要 ( 285 )   PDF (572KB) ( 12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无线通信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非相关切换天线扩频方向调制方法.首先分析了现有切换天线合成扩频方向调制方法存在的安全漏洞,指出该方法在特定的通信角度存在泄密隐患;然后通过分析安全漏洞存在的原因,将天线切换过程与扩频实现过程独立分开,从而消除了泄密角度;最后仿真对比了两种方法的物理层安全性能.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更好的低截获性和抗干扰能力.

    自适应分块的多特征融合多目标跟踪
    别秀德;刘洪彬;常发亮;彭志勇
    2017, 44(2):  151-157.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26
    摘要 ( 800 )   PDF (3966KB) ( 16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多目标跟踪过程中存在目标遮挡、表观变化以及目标相似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分块的多特征融合粒子滤波多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目标灰度投影进行自适应分块,融合颜色直方图及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描述各子块,并引入加权Bhattacharyya系数计算粒子的子块匹配度;然后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获得每个目标的粒子群,得到目标最优状态估计; 最后融入粒子空间信息更新子块权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种复杂情况下,均能准确鲁棒地跟踪多个目标.

    卫星信道快速非线性SHLMS Newton均衡算法
    李良山;杨育红;王兰
    2017, 44(2):  158-164.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27
    摘要 ( 389 )   PDF (1025KB) ( 19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适应沃尔泰拉均衡器能够有效地均衡卫星信道的非线性失真,但存在收敛速度慢的缺点.将LMS Newton算法应用于自适应沃尔泰拉均衡中,提出了快速非线性Shrinkage LMS Newton均衡算法.该算法通过使用Shrinkage方法和L<sub>1</sub>-L<sub>2</sub>范数最小化公式获得了噪声自由的先验误差与后验误差,再利用噪声自由的后验误差能量最小化的方法推导了一种最佳的变步长收敛因子,有效地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Shrinkage LMS Newton均衡算法能够有效地纠正信号的幅度失真和相位失真,解决了卫星信道非线性失真的问题,并且与传统算法相比,Shrinkage LMS Newton算法在几乎不增加计算复杂性的基础上能够获得更快的收敛速度.

    冲击噪声下的LMS和RLS联合滤波算法
    杨威;刘宏清;黎勇;周翊
    2017, 44(2):  165-170.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28
    摘要 ( 326 )   PDF (753KB) ( 21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传统自适应滤波算法在冲击噪声下性能显著下降的问题,提出了新的适用于冲击噪声环境下的自适应联合滤波算法.研究发现,冲击噪声具有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较大的幅度,而在其他时间内的幅度值则很小的近似稀疏特性.利用冲击噪声的这个特点重新构造目标函数,设计出信号/噪声的联合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噪声的结构特性抑制噪声.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较非联合的p范数滤波算法提高了收敛速度,并减小了稳态误差,整体性能更优越.

    一种能量有效的分布式传感器管理算法
    方德亮;冉晓旻;李鸥
    2017, 44(2):  171-177.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29
    摘要 ( 346 )   PDF (634KB) ( 17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多目标跟踪传感器分配问题,考虑节点能量受限,提出一种保证跟踪精度、高效节能的分布式传感器管理算法.算法基于目标预测位置,以观测前后的信息增益为准则,建立了传感器管理优化模型,利用拍卖理论对传感器的价格进行调整,达到市场平衡时,完成目标传感器的分配问题.为缩短决策时间,减少节点通信能耗,引入了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机制并利用本地局部信息进行决策.给出了算法收敛性和有效性证明.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应对多目标跟踪问题,在保证跟踪精度的同时,能有效减少通信能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对能量受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有较强的适应性.

    对SAR的二维多普勒移频间歇采样干扰
    董春曦;畅鑫
    2017, 44(2):  178-184.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30
    摘要 ( 378 )   PDF (911KB) ( 12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如何准确地将假目标产生在指定成像区域上这一问题,提出了针对合成孔径雷达的二维多普勒移频间歇采样干扰方法.该方法对截获的雷达信号进行二维间歇采样和多普勒移频处理,并将其转发回原雷达,从而在指定区域产生假目标点阵.从理论上分析了假目标点阵的产生机理、位置及分布特性,给出了假目标点阵幅度不对称的原因和能量补偿调制系数.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干扰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表明该方法可以降低传统干扰对干扰机位置的严格要求.

    微波器件联接扭矩与无源互调间的关系
    李军;徐卓;马小飞;李团结
    2017, 44(2):  185-190.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31
    摘要 ( 286 )   PDF (1051KB) ( 11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无源互调是空间复杂大功率微波器件设计和卫星通信技术中的难题.为了揭示微波器件联接扭矩与无源互调功率电平间的数学关系,提出了一种快速计算方法.首先,以二项式的形式推导了互调电压的求解方法; 然后,结合传输线理论建立了单点源无源互调数学模型; 接着,由实验测得的微波器件I-V特性计算I-V关系式中的非线性系数,代入点源无源互调模型来计算不同联接扭矩下的无源互调功率电平;最后,设计了相应的实验,验证了点源模型预测三阶无源互调功率电平准确性,解决了微波器件在不同联接扭矩下的无源互调预测难题.

    复合式软件随机化安全防御方法
    韩鹍;张海林;吴波;辛丹;任智源
    2017, 44(2):  191-196.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2.032
    摘要 ( 323 )   PDF (838KB) ( 13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的软件安全防御方法一直存在易攻难守的问题,为构建易守难攻的软件安全防御体系,论文基于移动目标防御的思想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复合式软件纵深安全防御方法,抵御基于软件漏洞的攻击行为.该方法分别在源代码和二进制代码层面引入软件随机化方法,并通过元数据库的设计实现基于源码和基于二进制随机化机制的有机协同,从而形成纵深形式的软件安全防护能力.原型系统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自动、有效地生成随机化软件系统,且生成的目标软件在静态分析和动态运行两个方面都呈现出不确定性,使攻击者难以分析和攻击,从而有效抵御基于软件漏洞的网络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