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在线办公
优先发表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4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7-12-20
      
    研究论文
    不规则多级胖树网络的优化模型
    徐展琦;王娜;杨帆;张玉帅
    2017, 44(6):  1-7.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01
    摘要 ( 433 )   PDF (589KB) ( 60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降低传统胖树网络的成本,提出不规则多级胖树网络,其节点使用具有固定数目上行端口和不同数目下行端口的特殊基本交换模块.分析该网络中各交换模块交换机制及其流量分布,交换模块成本函数综合考虑其上下行端口数及其通过流量;根据总用户数选择网络第1级交换模块,再依次确定其余层交换模块,相互连接交换模块形成不规则多级胖树网络,在不同端口交换模块组合构建的所有网络中选择总成本最优的不规则多级胖树网络.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构建相同用户数的交换网络,使用所提不规则多级胖树网络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

    误码条件下的IRA码盲识别算法
    陈健;郭永斌;王艳涛;阔永红
    2017, 44(6):  8-13.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02
    摘要 ( 351 )   PDF (889KB) ( 30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误码条件下非规则重复累积码校验矩阵难以逆向重建以及大规模复杂交织难以恢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对偶空间的校验矩阵与交织映射关系识别算法.通过秩准则法识别码长和同步起始点,利用矩阵变换的方法来获取对偶向量,由设定的决策门限从对偶向量中筛选出有效校验向量,并根据非规则重复累积码校验矩阵的稀疏特性,由有效校验向量稀疏化重建出校验矩阵.最后根据非规则重复累积码的编码结构特点识别出交织映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该识别算法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能够在误码条件下盲估计出编码参数,实现非协作场合的非规则重复累积码盲识别.

    嵌入D2D功能蜂窝网络中接入失败概率估计方法
    孙鹏;张海林
    2017, 44(6):  14-19.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03
    摘要 ( 466 )   PDF (1123KB) ( 28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终端直通技术引入蜂窝网络,可以有效降低终端设备能耗,并提高频谱效率.但蜂窝用户会受到共信道终端直通用户的干扰,导致蜂窝业务接入失败.在嵌入终端直通功能蜂窝网络中,终端直通干扰和频谱资源不足都会导致蜂窝业务的接入失败.针对现有研究缺乏对嵌入终端直通功能蜂窝网络中接入性能分析的问题,提出了新生业务接入失败概率和切换业务接入失败概率来分析终端直通干扰和资源不足对蜂窝业务接入性能的影响.基于随机几何和随机过程,建立了一个随机网络模型来估计嵌入终端直通功能蜂窝网络中新生业务接入失败概率和切换业务接入失败概率.利用上述两个概率可以为网络规划提供帮助,保障蜂窝业务的成功接入.通过仿真,验证了估计的接入失败概率的准确性.

    故障树结构调整的多值决策图变量排序方法
    方敏;周书粤;陈永梅;王红春;邱征;张振冬;肖晨光
    2017, 44(6):  20-25+36.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04
    摘要 ( 468 )   PDF (563KB) ( 28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动态故障树在分析系统可靠性时不具有故障计算能力,故需要借助多值决策图等方法建模分析.在将动态故障树转换成多值决策图的过程中,需要对基本事件的变量进行排序.变量的排序直接影响着生成的多值决策图的规模以及寻找割序的遍历代价.利用动态故障树的重复事件、动态逻辑门以及事件位置对变量排序的不同影响,提出一种故障树结构调整改进方法.在此基础上,依据同一层的基本事件重要度相同的原则,提出了改进的多值决策图动态事件排序方法及变量序列生成算法.实例分析的结果表明,改进的动态变量排序方法相比同类方法可以缩小多值决策图的规模,降低了可靠性计算的空间和时间复杂度.

    一种改进的识别结构模态参数的随机子空间法
    李团结;刘伟萌;唐雅琼;高利强
    2017, 44(6):  26-30+58.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05
    摘要 ( 435 )   PDF (876KB) ( 32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机子空间法可有效地从环境激励下的结构响应中获取结构的模态参数,但在识别过程中需要构造高维矩阵,对高维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需要大量内存与计算时间,严重影响该算法的计算效率.针对该问题,文中通过研究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中Toeplitz矩阵奇异值的分解过程,发现其中一个子矩阵对于模态参数识别结果无影响,故而提出一种新的构造Toeplitz矩阵的方法,从而降低了Toeplitz矩阵的维数,提高了计算效率.实例分析证明,改进的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在保持计算精度的情况下,计算时间是原来的106%.

    高斯过程回归下的多机动扩展目标跟踪
    李翠芸;王精毅;姬红兵
    2017, 44(6):  31-36.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06
    摘要 ( 483 )   PDF (608KB) ( 25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现有多机动扩展目标跟踪算法中形状估计复杂,在考虑杂波的情况下目标跟踪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斯过程回归下的多机动扩展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采用星凸模型对目标进行建模,在单机动扩展目标跟踪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多目标跟踪算法中的权值参数以实现对多目标的处理,同时利用高斯过程回归对目标形状进行估计.实验仿真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对同一场景下多个不同形状的机动扩展目标进行有效跟踪,并且在计算速度、估计精度等方面要优于传统非椭圆机动扩展目标跟踪算法.

    GSM信号外辐射源雷达同频干扰抑制方法
    陈刚;王俊;王珏;郭帅
    2017, 44(6):  37-42.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07
    摘要 ( 605 )   PDF (1626KB) ( 24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外辐射源雷达中,尤其是全球移动通信信号辐射源雷达中,不仅存在很强的直达波和多路径干扰,同时还存在着来自同频基站的同频干扰.在没有干扰样本的情况下,很难单独利用时域相消的方法抑制同频干扰.针对回波通道中含有同频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外辐射源雷达同频干扰的抑制方法.首先利用低副瓣空域滤波消除远区的弱干扰,同时对近区的强干扰进行一定程度的抑制;然后利用时域干扰对消算法抑制来自主基站的直达波及多径干扰;最后利用稳健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对剩余的干扰进行抑制.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干扰抑制性能和较低的运算量.

    Underlay认知下时频重叠信号的分量个数估计
    刘明骞;陈钱;吴芸;王江宏
    2017, 44(6):  43-47+64.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08
    摘要 ( 405 )   PDF (653KB) ( 16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在低信噪比环境,underlay频谱共享方式下时频重叠信号的信号分量个数估计性能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时频重叠信号的信号分量个数的估计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动态延时构造出虚拟阵列信号,然后利用噪声奇异值变化不大的特点构造特征量和估计准则,从而估计出underlay频谱共享方式下时频重叠信号的信号分量个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低信噪比和高频谱重叠率条件下,比现有方法的估计性能更好.

    采用FRFT-OFDM的雷达通信功能共享方法
    谷亚彬;张林让;周宇
    2017, 44(6):  48-52+84.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09
    摘要 ( 469 )   PDF (940KB) ( 23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雷达通信功能共享的波形设计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正交频分复用共享信号,并提出一种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多散射点雷达信号处理方法.采用脉冲发射方式,脉内调制通信信息,实现数据传输; 在雷达一个相干处理周期内,首先对雷达回波序列进行建模,然后利用最大似然估计获得高分辨一维距离像,最后将各脉冲数据按照距离门重排,沿脉冲维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完成速度估计. 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在改善通信误码率性能的情况下,实现多目标的距离速度估计.

    单馈点低剖面双频带圆极化天线
    杨牡丹;张福顺;张凡;王丹阳
    2017, 44(6):  53-58.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10
    摘要 ( 778 )   PDF (2907KB) ( 42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双频双馈圆极化天线叠层结构剖面高及功分网络复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单馈点单层微带形式实现双频带圆极化特性的天线.该天线具有低频全向圆极化和高频边射圆极化两种方向图.低频全向圆极化通过奥尔福德环和加载在贴片中心的金属短路柱组合实现; 高频边射圆极化利用开矩形槽的圆形贴片产生.对设计的双频带圆极化天线进行了加工及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两个工作频段内,天线阻抗带宽分别为75%(242~261GHz)和103%(332~368GHz),反射系数小于-10dB; 轴比带宽分别为4%(244~254GHz)和23%(346~354GHz),轴比小于3dB.两个工作频带内增益起伏小于04dB.此天线可应用于全球微波互联接入系统的25/35GHz工作频段.

    高概率选择和自适应MRF的极化SAR分类
    张姝茵;侯彪
    2017, 44(6):  59-64.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11
    摘要 ( 453 )   PDF (4813KB) ( 21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分类过程中较难同时获得精确的边缘和光滑的同质区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Wishart距离的高概率选择分类器与自适应马尔科夫随机场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对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分类.首先,将Wishart分类器应用于概率输出的支撑矢量机中,根据高概率选择得到一个基于像素的初始分类结果,并将此结果结合不同的边缘检测方法得到一个精确的边缘;其次,采用自适应窗口的马尔科夫随机场对上一步的分类结果进行修正,该过程在得到平滑区域的同时,也保持了上一步分类结果的边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分类的精度,并保持了图像的细节信息.

    国产众核处理器百万核时域有限差分并行计算
    姜雪松;江树刚;张玉;赵勋旺
    2017, 44(6):  65-69+128.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12
    摘要 ( 550 )   PDF (1392KB) ( 21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新型架构,研究了众核计算平台超大规模并行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利用太湖之光提供的加速线程库,提出一种针对众核处理器的时域有限差分并行编程方法.基于该方法设计的并行时域有限差分程序,率先突破300万处理器核并行计算,以16384核为基准, 在327680核时并行效率可达50%.并完成200波长电尺寸机载天线受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并行时域有限差分法可以在国产众核超级计算平台上解决复杂电磁工程问题.

    可双向导通的凹栅隧穿晶体管
    陈树鹏;王树龙;刘红侠;李伟;汪星;王倩琼
    2017, 44(6):  70-74+168.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13
    摘要 ( 418 )   PDF (1953KB) ( 25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的隧穿晶体管由于自身结构的不对称性使其只有单向电流通路,造成了电路设计的诸多不便.以改善这一缺陷为目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双向电流通路的高性能凹栅隧穿晶体管,并通过silvaco TCAD软件仿真的方法,对该新型晶体管的性能进行了验证.分析了器件的掺杂、尺寸等工艺参数对其能带及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该器件在05V驱动电压下获得了5×10<sup>6</sup>的开关比,最小亚阈值摆幅仅为12mV/dec.总的来说,该器件在低驱动电压下具有较大的开关比以及非常陡峭的亚阈值曲线斜率,适用于超低功耗设计应用.

    硅通孔热应力导致器件迁移率变化分析
    董刚;姚奕彤;刘荡;杨银堂
    2017, 44(6):  75-78+98.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14
    摘要 ( 496 )   PDF (670KB) ( 25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硅通孔热应力导致的沿不同晶向放置的器件迁移率变化进行了讨论.依据弹性理论,铜和硅衬底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失配能够产生硅通孔热应力,考虑压阻效应,热应力将导致载流子迁移率的变化.因此,文中首先依据平面应变理论,建立了硅通孔热应力的紧凑解析模型;接着利用Matlab仿真,分别得出了硅通孔热应力对沟道方向沿[100]和[110]的载流子迁移率的影响,并考虑到可靠性,定义了阻止区;最后,得出了[100]晶向和[-110]晶向应分别作为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和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的优先选择的结论.

    利用FCM对静态图像进行交通状态识别
    崔华;袁超;魏泽发;李盼侬;宋鑫鑫;纪宇;刘云飞
    2017, 44(6):  79-84.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15
    摘要 ( 385 )   PDF (2427KB) ( 20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交通状态进行准确识别可以主动预警将要进入本路段的驾驶员避开拥堵,以免加重拥堵程度,同时也是科学制定主动交通管理决策的基础,有利于及时疏导拥堵,提高道路运行效率,节能减排.首先从交通监控视频中采集图像,标注道路为兴趣区,并对道路图像做角度和尺度的归一化处理;然后提取兴趣区图像的平均梯度、角点个数和长边缘比例3个特征;最后,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将图片所呈现的交通状态分为畅通和拥堵两种状态.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可以有效识别图像中的交通状态,正确率达到了94%以上,而且较基于视频的交通状态识别方法,该方法也大大降低了实现成本.

    PTN时分复用业务的时延抖动分析模型
    高会生;方子希
    2017, 44(6):  85-91+143.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16
    摘要 ( 432 )   PDF (591KB) ( 16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分组传送网承载电力通信时分复用业务存在时延抖动问题,提出了随机封装和固定封装两种分组封装模式,建立了两种模式的单节点和串联路径端到端时延抖动数学模型.根据创建的两种模型,仿真研究了背景流量、网络节点数量、节点吞吐量和封装模式等参数对时延抖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配置这几个参数可以优化网络性能,为去抖动缓存的设置提供依据;而且固定封装模式具有较强的抗抖动能力.

    二进制缩短BCH码识别新方法
    刘杰;张立民;方君
    2017, 44(6):  92-98.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17
    摘要 ( 514 )   PDF (581KB) ( 17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现有识别方法仅适用于本原BCH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软判决条件下的缩短BCH码识别方法.首先,根据软判决信息由对应硬判决序列建立分析矩阵;然后,通过矩阵高斯列消元,并建立二元假设检验,对码长进行判决.在此基础上,构建本原BCH码,在不同本原多项式下利用软判决信息对校验矩阵进行验证,得到生成多项式的根分布,最终完成本原多项式和生成多项式的识别.该方法不仅能识别缩短BCH码,也适用于本原BCH码.仿真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本原BCH码的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性能优于传统识别方法.

    链式微腔的低损耗光传输特性
    史文轩;袁斌
    2017, 44(6):  99-102.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18
    摘要 ( 329 )   PDF (877KB) ( 14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微腔的光子聚焦独特性质,研究微腔光子聚焦光束的耦合特性及光子传输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链式微腔的光传输方法,分析了球形微腔的光子聚焦强度、位置与入射波长的关系,得到了平面波入射到链式球形微腔的光强分布及传输特性.仿真结果和分析表明,微腔的光子聚焦效应及光场的后向放大效应使链式微腔具有高聚焦波束和低损耗特性,可以应用于低损耗光波导的设计;在亚波长空间分辨率的光学微探针、微创激光手术、光镊等方面也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嵌入隐马尔科夫随机场的中智模糊聚类算法
    吴成茂;上官若愚
    2017, 44(6):  103-108+121.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19
    摘要 ( 436 )   PDF (5160KB) ( 27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中智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抗噪能力弱的问题,提出嵌入隐马尔科夫随机场的中智模糊聚类分割算法.利用隐马尔科夫随机场描述图像任意像素分类的先验信息,将其与样本分类隶属度之间的信息散度作为正则项,嵌入现有中智模糊聚类目标函数; 同时,将欧氏空间样本通过核函数映射至高维空间,采用最优化方法获得隐马尔科夫随机场的核空间中智模糊聚类分割的迭代表达式.对标准的、现场采集的以及人工合成的3类灰度图像添加一定强度的高斯和椒盐噪声进行分割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分割算法相比基于隐马尔科夫随机场的模糊C均值聚类等分割算法的抗噪性能,有了显著提高.

    低功耗时间交织12位500MS/s电荷域ADC
    陈珍海;魏敬和;苏小波;邹家轩;张鸿;于宗光
    2017, 44(6):  109-115+137.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20
    摘要 ( 439 )   PDF (2042KB) ( 31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外部输入共模电荷变化及失调误差对高速电荷域流水线模数转换器精度产生限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输入共模电荷前馈补偿电路和一种失调误差数模混合前台校准技术,可对输入共模电荷变化产生的共模电荷误差量和失调误差进行补偿.基于所提出的输入共模电荷前馈补偿电路和失调误差前台校准技术,在1P6M 018μm CMOS工艺条件下设计了一款12bit、500MS/s时间交织电荷域流水线模数转换器.测试结果表明,该模数转换器样片在全速采样时对于19.9MHz正弦输入信号转换得到的无杂散动态范围为77.5dB,信噪失真比为62.7dBFS; 并且输入共模电压在12V内变化时模数转换器的信噪比波动小于3dB,而功耗为220mW,有源芯片面积为624mm<sup>2</sup>.

    自适应陷波器级联神经网络抗干扰算法
    杨琼;张怡;唐成凯
    2017, 44(6):  116-121.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21
    摘要 ( 532 )   PDF (601KB) ( 16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卫星导航信号容易受到窄带干扰影响而降低导航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抗干扰方法.该方法通过自适应陷波器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级联,利用二阶格型无限脉冲响应自适应陷波器滤除带外干扰,再结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预测器来估计并消除干扰.从捕获卫星数、信噪比提升值和迭代次数对算法性能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有效抑制窄带干扰,并且有更强的抗窄带能力、更快的收敛速度.

    毫米波相控阵的一种迭代波束成形方法
    唐俊林;曾媛;岳光荣;李少谦
    2017, 44(6):  122-128.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22
    摘要 ( 413 )   PDF (652KB) ( 28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毫米波相阵架构提出了一种迭代波束成形方法.该方法利用在阵列较大的情况下,毫米波信道不同路径的近似正交的性质,通过在收发端阵列不断对信号进行迭代发送和接收,从而获取毫米波信道中具有最大增益的路径,并以最大增益路径对应的阵列响应作为收发双方的波束成形向量.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接近于奇异值分解方法的频谱效率,实现高速率数据传输; 同时具有快速收敛的特性,一般在迭代3次后算法收敛.

    非合作博弈的多机协同压制IADS攻防策略分析
    李秋妮;杨任农;李浩亮;张欢;冯超
    2017, 44(6):  129-137.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23
    摘要 ( 550 )   PDF (1042KB) ( 22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多机协同压制综合一体化防空系统攻防博弈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虚拟学习博弈策略.通过将作战实体抽象成具有多属性的智能体网络节点,分析了集多类别多功能特性作战资源于一体,集探测感知、干扰和打击摧毁于一体的复杂作战过程.综合考虑威胁评估、经济战略价值评估、任务支付对系统整体影响等因素,建立了博弈对局下攻防双方的收益模型,并通过该模型求解体系对抗中多参与人多策略博弈的混合纳什均衡.所设计的方案解决了作战演化过程中节点数量、位置动态变化的问题,并且能从庞大的收益空间中选择合适策略进行博弈.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案具有机群自主实现战术实时动态规划的自优化、自组织优势,能有效解决多机协同综合一体化防空系统攻防博弈问题.

    空间柔性梁的动态可靠性分析
    靳红玲;郭成洋;陈军;陈建军
    2017, 44(6):  138-143.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24
    摘要 ( 392 )   PDF (709KB) ( 18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于空间柔性梁动态响应可靠度的非线性隐式功能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单项式容积法的随机响应面法以提高其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该方法利用单项式容积法的积分点作为样本点,并以此生成柔性梁系统动态响应的小样本对,结合随机响应面法,建立柔性梁系统动态响应可靠度功能函数的代理模型,通过该代理模型进行柔性梁系统动态响应可靠性分析.算例结果表明,与基于概率配点法的随机响应面法和蒙特卡罗法比较,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和较高的计算效率;随机参数的分散性对柔性梁系统动态响应可靠性的影响不可忽视.

    利用包长特征的浏览器被动识别方法
    刘长江;万坚;韩杰思;魏强
    2017, 44(6):  144-149.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25
    摘要 ( 309 )   PDF (544KB) ( 24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浏览器作为用户使用最为频繁的网络应用软件,是黑客们的重要攻击目标.对于网络管理员而言,掌握网络中用户所使用的浏览器,可以及时发现用户主机可能存在的漏洞,便于采取防御措施.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请求数据包长度特征的浏览器被动识别方法,即利用不同浏览器在请求网页内容时发送的请求数据包长度的差异,通过聚类算法实现对浏览器的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对五类常用浏览器的识别率能达90%以上,并且所提特征指纹具有时间的稳定性.该方法不增加网络流量,不干扰网络正常运行,能够在非加密和加密情况下对网络中的浏览器进行识别.

    全局稀疏梯度耦合张量扩散的图像去噪模型
    张瑞;冯象初;杨丽霞;常莉红
    2017, 44(6):  150-155.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26
    摘要 ( 406 )   PDF (4195KB) ( 22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扩散张量和时滞正则模型产生边缘模糊的问题,提出一种全局稀疏梯度耦合张量扩散的图像去噪模型.首先,该模型利用全局稀疏梯度构造张量矩阵;然后,由张量矩阵引导扩散方程去噪,使其在平滑区域为各项同性扩散以去除噪声,在非平滑区域沿切线方向扩散以保护边缘和细节. 算法运用显式Euler差分格式求解提出的模型.数值实验表明,无论是客观度量还是视觉效果,文中提出的方法都能得到较好的去噪结果.实验结果说明,利用全局稀疏梯度能得到更加准确和鲁棒的引导图,从而有效提高了原有方法的去噪效果.

    一种多副本动态数据持有性证明方案
    任静思;王劲林;陈晓;叶晓舟
    2017, 44(6):  156-161+174.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27
    摘要 ( 466 )   PDF (579KB) ( 17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云存储环境下,验证多个远程副本的完整性效率低,不支持动态数据更新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多副本动态数据持有性证明方案.首先给出面向分布式云存储系统的多副本验证模型,然后利用双线性映射和伪随机掩码技术设计了一种多副本数据持有性证明方案.通过把每个数据块映射为种子映射表的一个表项,解决多个副本同时进行动态修改的问题.安全分析和性能评估表明,文中方案是正确且完备的,并显著提高了多副本动态数据持有性证明的效率.

    相空间重构的情感语音特征提取及优化
    孙颖;宋春晓
    2017, 44(6):  162-168.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28
    摘要 ( 410 )   PDF (1645KB) ( 21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现有语音情感特征在表征情感信息上的不完整,将相空间重构理论引入到情感语音的特征提取中.通过分析不同语音情感状态下相空间重构的几何特性,提取了该重构相空间下基于轨迹的描述轮廓的5种非线性几何特征作为新的情感语音特征参数,并根据情感与特征映射的关系提出一种特征参数优化方法.首先,选用德语柏林语音库中的高兴、悲伤、中性和生气4种情感作为实验样本; 其次,提取非线性几何特征和非线性属性特征(最小延迟时间、关联维数、Kolmogorov熵、最大Lyapunov指数和Hurst指数); 最后,根据设计方案采用支持向量机进行情感语音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特征相较于非线性属性特征在情感语音识别上有较强的优势度,联合非线性属性特征后,通过特征参数优化的方法获得了最优的非线性特征集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一种低轮廓半模基片集成波导圆极化天线
    张叶枫;朱永忠;刘明飞;芦鸿雁
    2017, 44(6):  169-174.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7.06.029
    摘要 ( 453 )   PDF (1463KB) ( 31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减小基片集成波导圆极化天线面积,设计了一种低轮廓半模基片集成波导圆极化天线.通过顶面加载不等长交叉缝隙,天线获得左旋圆极化性能.此外,设计在中间层的加载枝节带状线馈电结构以及在地板的S形缝隙,使得天线获得更好的阻抗匹配.实测结果表明,此天线阻抗带宽为73%(S<sub>11</sub>≤-10dB),轴比带宽为16%(AR≤3dB),天线的最大增益为62d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