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在线办公
优先发表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4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8-06-20
      
    研究论文
    分布式结构下主/被动雷达抗假目标干扰方法
    刘洁怡;张林让;赵珊珊;刘楠;于恒力
    2018, 45(3):  1-6+108.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01
    摘要 ( 653 )   PDF (683KB) ( 41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欺骗式假目标干扰,提出一种利用分布式融合结构主/被动雷达网的距离欺骗式假目标鉴别算法.首先利用主动雷达中的量测值来联合被动雷达进行航迹起始,并在航迹起始阶段剔除部分假目标; 之后,主动雷达和被动雷达独立地对目标进行跟踪滤波; 对于主动雷达中已形成稳定航迹的假目标,利用航迹关联的方法将其剔除.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在保证真实目标鉴别概率的前提下,对欺骗式假目标进行有效的鉴别,降低主/被动雷达网的被欺骗概率.

    采用OFDM-LFM的MIMO雷达高速目标波形设计
    李升远;张馨恬;唐世阳
    2018, 45(3):  7-12.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02
    摘要 ( 675 )   PDF (1042KB) ( 22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单基地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由于其宽发射波束的特性而能有效解决目标高速运动跨越发射波束带来的能量损失问题;但是现有波形对速度容忍性较差,高速目标回波匹配滤波能量损失较大.因此,有必要研究适用于高速目标背景下的多输入多输出雷达波形.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线性调频信号的多输入多输出波形. 该波形不同发射通道分时复用一组不同频段的线性调频信号,从而得到带宽相同的可分离多路多输入多输出雷达波形. 仿真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的多输入多输出雷达波形能有效降低高速目标回波匹配滤波的能量损失,适用于高速目标背景.

    在线判别式超像素跟踪算法
    刘雨情;肖嵩;李磊
    2018, 45(3):  13-17+168.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03
    摘要 ( 395 )   PDF (2260KB) ( 15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超像素跟踪方法中建模速度慢、目标遮挡易漂移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利用超像素分割,获得大量目标前景和背景的超像素训练数据,通过训练超限学习机,并结合k-d树聚类快速构建目标前景和背景的判别式模型.在跟踪过程中,利用构建的模型和粒子滤波估计目标中心位置.最后结合相关滤波估计目标尺度,实现对目标的鲁棒性跟踪.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可靠的跟踪精确度和较快的跟踪速度.

    外辐射源雷达参考通道多径干扰抑制方法
    郭帅;王俊;陈刚;王珏
    2018, 45(3):  18-23.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04
    摘要 ( 506 )   PDF (1495KB) ( 13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外辐射源雷达系统参考通道中含有多径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恒模算法的参考通道多径干扰抑制方法.参考通道中的多径干扰会影响后续的杂波相消和匹配滤波处理,形成虚假目标,影响雷达系统的探测性能.由于多径干扰与直达波信号具有很强的相干性,传统方法很难消除参考通道中的多径干扰成分.新方法根据机会照射源信号的恒模特点,运用改进恒模算法对参考通道进行盲均衡处理,在不需要任何训练序列的情况下,抑制参考信号中的多径干扰.与传统的盲均衡方法相比,新方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性,多径干扰抑制效果更好.

    单轴应变锗带隙特性和电子有效质量计算
    底琳佳;戴显英;苗东铭;吴淑静;郝跃
    2018, 45(3):  24-29.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05
    摘要 ( 833 )   PDF (723KB) ( 21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变工程在提升Ge器件性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能带结构是研究应变Ge电学、光学性质的理论基础.文中通过对角化一个包含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和应变效应的30k·p哈密顿矩阵,得到了单轴应变锗在整个布里渊区内的能带结构.根据能带色散关系,研究了单轴应变锗导带能谷分裂与偏移、纵向和横向电子有效质量、电子态密度有效质量等随应力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001]、[111]方向单轴张应力作用下,锗由间接带隙转变成直接带隙; 导带L和Δ能谷纵向、横向电子有效质量并不明显依赖于单轴应力,但沿[111]和[001]方向的单轴压应力可分别使L和Δ能谷态密度有效质量最小,这有利于减小电子散射几率,提升迁移率.

    一种低噪声GaAs HBT VCO的设计与实现
    武岳;吕红亮;张玉明;张义门
    2018, 45(3):  30-34.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06
    摘要 ( 576 )   PDF (926KB) ( 19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降低双极型工艺中二极管对相位噪声的影响,实现了一种工作在K波段的全集成差分压控振荡器.该振荡器基于砷化镓异质结双极晶体管工艺来实现,电路采用改进的π形反馈网络来提高振荡回路的品质因数,降低了压控振荡器的相位噪声,并补偿了电路本身存在的180°相位偏移.芯片的频率变化范围为23.123GHz到23.851GHz,最大输出功率为-1.68dBm; 整个电路由-6V的电源供电,直流功耗为72mW,控制电压为-3V时相位噪声为-103.12dBc/Hz@1MHz,芯片面积为0.49mm<sup>2</sup>.文中采用的电路结构能够降低双极型工艺中二极管对压控振荡器相位噪声的影响,在不牺牲压控振荡器调谐宽度的情况下可实现低的相位噪声.

    一种结合数字高程地图的射线跟踪建模方法
    关晓伟;郭立新;王亚姣;李清亮
    2018, 45(3):  35-39+135.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07
    摘要 ( 456 )   PDF (1431KB) ( 25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不同格式的数字地图之间不能进行数据共享的问题,在阐述传统数字地图和数字高程地图的建模思想及数据存储格式后,通过流程图给出了它们之间相互转换的算法,并利用仿真实例验证了转换算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进而分析了在格式转换时数字高程地图的分辨率对各建筑物顶点误差的影响.此外,将数字高程地图作为三维射线跟踪模型的输入,对垂直极化的偶极子天线进行了仿真,并直观地给出了功率覆盖的预测结果,扩展了射线跟踪模型的适用范围,为城市微小区场景下的电波传播特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超高速飞行器气动外形对电波传播特性的影响
    杨鑫;魏兵;尹伟科;谭畅
    2018, 45(3):  40-44+162.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08
    摘要 ( 324 )   PDF (1057KB) ( 10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等离子体鞘套会对飞行器的无线通信信号产生强烈的干扰,甚至中断信号而威胁飞行器的飞行安全.为了解不同气动外形对电波传播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了典型飞行器外形(钝头和尖头)外部鞘套的电波传输特性.首先,采用商业软件COMSOL计算不同飞行条件下的流场分布,生成离散鞘套模型数据.然后,结合等离子体中电波传播理论,采用高维Lagrange插值以及Runge-Kutta等方法数值地求解电波在鞘套中的射线方程,得到电波轨迹和衰减以及一些新的传播特性,并对这些传播特性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钝头飞行器对电波的干扰明显地强于尖头,表现出丰富的传播现象.取得的这些结果,能够为超高速飞行器设计提供参考,并进一步推动相关问题的研究.

    多尺度方法预测复合材料层板裂纹扩展
    储辰辰;蔡恒;乔晓军;叶俊杰
    2018, 45(3):  45-51.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09
    摘要 ( 505 )   PDF (7172KB) ( 13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复合材料层板在细观和宏观尺度上的损伤分布,文中基于高精度通用单胞细观力学模型,发展了一种多尺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只需纤维和基体的材料属性、强度参数及纤维体积含量,而无需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弹性参数和强度参数.文中使用该方法分析了复合材料结构的宏细观上的应力应变场;结合多尺度损伤模型,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细观损伤以及宏观的裂纹扩展;通过二次开发ANSYS/LS-DYNA软件,文中将高精度通用单胞细观力学模型编译到用户自定义材料子程序中;使用这种方法分析了开孔层板轴向拉伸条件下的各个分层的应力分布、组分失效模式和裂纹扩展.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 数值模拟随时间变化的应力曲线与实验所得的曲线能较好的吻合; 预测的裂纹扩展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

    陆地移动卫星信道中的LDPC码分析与优化
    戴精科;林开亮
    2018, 45(3):  52-57.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10
    摘要 ( 365 )   PDF (573KB) ( 10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移动环境中信号易受到信道衰落影响的问题,将低密度奇偶检验码应用于经历阴影-赖斯衰落的陆地移动卫星信道,证明了信道对称条件,给出了译码稳定性条件,推导了香农容量限; 基于密度进化理论获得译码门限,并结合差分进化算法对不规则码的度分布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译码门限能够很好地预测码字性能,且优化的不规则码门限距离香农限仅有0.1dB; 在相同码长条件下,优化码的误码性能优于规则码和新一代数字卫星广播标准使用的码字,适合陆地移动卫星信道传输.

    一种能改善DDS输出精度的技术
    屈八一;米婕;陈瑞洁;董绍峰;陈晓龙;周渭
    2018, 45(3):  58-62.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11
    摘要 ( 518 )   PDF (1113KB) ( 21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改善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技术中存在对频率控制字取整造成的实际输出频率和拟产生频率有微小差异的问题.文中对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中的相位累加过程进行了控制,实现了一种可输出精确频率的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技术.利用实际输出频率和理论频率之间的相位差变化特性优化设计控制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有效,能将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技术中尾数频率的影响减小至1/10<sup>4</sup>,而控制过程对输出信号的相位噪声和频率稳定度等指标几乎无影响.

    一种高性能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硬件设计
    沈耀坡;梁煜;张为
    2018, 45(3):  63-67+96.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12
    摘要 ( 559 )   PDF (1019KB) ( 16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现有架构中复数乘法器普遍存在关键路径较长且硬件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性能单路延时反馈结构的基2<sup>2</sup>快速傅里叶变换.利用旋转因子乘法中一个乘数为常数的特点,提出用常数乘法器替代传统复数乘法器的方法来实现旋转因子乘法.另外,还提出了一种新型常数乘法器设计方法即系数放大法,通过将旋转因子常系数放大的方法使相应常数乘法器所需的加法器数量减少到最低,减小了硬件资源消耗的同时也进一步缩短了关键路径,提高了硬件效率.文中设计的16点快速傅里叶变换在0.18μm工艺下的最大时钟频率可达710MHz,面积约为0.12mm<sup>2</sup>; 对比其他构架,在Xilinx Virtex-4上所需slice数量减少8%,单位面积吞吐率约提高了1倍; 在Xilinx Virtex-5上所需LUT数量减少44%,单位面积吞吐率约提高了1倍.

    一种采用可重构极化旋转表面的天线RCS减缩方法
    王夫蔚;李珂;任宇辉
    2018, 45(3):  68-73.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13
    摘要 ( 421 )   PDF (2223KB) ( 10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天线的雷达截面减缩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极管控制的棋盘式分布可重构极化旋转表面,并将其用于准八木天线的雷达截面分时减缩方法.该方法考虑将可重构技术应用于极化旋转表面设计中,将可重构极化旋转表面用于置换准八木天线的金属反射板中,使得极化旋转表面反射板可以在金属特性反射板以及低雷达截面反射板之间相互切换.当二极管导通时,天线处于工作状态,可重构极化旋转表面反射板可当做一般金属板使用,则能够最大程度保留天线的辐射特性;当二极管截断时,天线处于非工作状态,可重构极化旋转表面反射板处于低雷达截面特性,可最大程度降低天线的带内雷达截面.仿真及实测结果表明,在工作状态时,天线的辐射特性几乎未发生变化;在非工作状态时,使用可重构极化旋转表面反射板,天线的单站雷达截面最大减缩量可达25dB以上,减缩角域可达-20°≤θ≤+20°.该方法可在保证准八木天线辐射特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天线的雷达截面.

    应用于JPEG2000的高性能MQ编码器VLSI设计
    陈超伟;梁煜;张为;包娜;刘艳艳
    2018, 45(3):  74-79+90.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14
    摘要 ( 403 )   PDF (606KB) ( 9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MQ编码器由于自身严格串行的工作特点,成为限制JPEG2000编码性能提升的一个关键瓶颈.文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的高性能MQ编码器.该MQ编码器通过采用Index值预测等优化方法实现编码时间的缩短以及存储需求的降低.此外,文中还将提出的MQ编码器应用到Tier 1编码当中,并根据位平面编码器的输出特点,提出了一种接口设计来实现位平面编码器与MQ编码器的高效连接, 从而实现单位时钟周期内Tier 1编码吞吐率最高3倍提升.经FPGA验证,文中提出的MQ编码器与目前的结构相比,在吞吐率方面可以取得至少10%的提升,存储需求也明显下降.

    10bit 100MS/s混合型模数转换器
    张章;余文成;解光军
    2018, 45(3):  80-85+116.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15
    摘要 ( 526 )   PDF (1089KB) ( 12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模数转换器的性能,将全并行模数转换器和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混合型模数转换器.为了进一步降低混合型模数转换器的功耗,提出了一种高位电容跳过与复用的开关策略.理论分析表明,相对于合并电容开关策略,提出的开关策略使电容阵列所需的电容总数减少了一半,电平切换功耗降低了81.22%.最后,基于中芯国际0.18μm工艺,对混合型模数转换器进行仿真.当采样频率为100MS/s、输入频率为48.14453125MHz的正弦波信号时,输出信号的无杂散波动态范围为75.879dB,有效位数为9.902bit,功耗为2.41mW,品质因数为25.19fJ/conversion-step.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混合型模数转换器利用提出的开关策略能在功耗、速率和面积上实现很好的折中.

    最优时间的无零矢量有限状态预测控制
    张海玮;吴爱国
    2018, 45(3):  86-90.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16
    摘要 ( 313 )   PDF (845KB) ( 8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三相逆变二电平电路运行特性和交流侧共模电压抑制需求,提出了一种最优时间序列的三相逆变器无零矢量有限状态预测控制.在传统有限控制集模型电流预测控制基础上舍弃零矢量,以减小输出电流偏差为目标构造价值函数;非零矢量采用最优作用时间,以消除共模干扰的最大值.通过实验表明,改进策略有效地降低了共模电压,改善了输出电流的对称性,提高了稳态精度.

    用于快速锁定全数字锁相环的反馈调节算法
    谢琳琳;王扬;乔树山;黑勇
    2018, 45(3):  91-96.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17
    摘要 ( 540 )   PDF (1527KB) ( 12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降低全数字锁相环的锁定时间,在分析了不同相位检测机制和滤波器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的反馈调节算法.该算法将锁定过程分为粗调、一级精调、二级精调三部分,分别对应数控振荡器的三级控制码,在不同的锁定过程中使用合适的滤波器结构且可根据频率差的大小自适应调节参数.基于所提算法,在180nm CMOS工艺下实现了一款可移植的快速锁定的小数全数字锁相环.测试结果表明:平均锁定时间仅为6.4μs,相当于128个参考时钟周期(20MHz),该算法有效地缩短了锁定时间.

    碳化硅MOSFET电路模型及其应用
    周郁明;刘航志;杨婷婷;王兵
    2018, 45(3):  97-101+129.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18
    摘要 ( 678 )   PDF (922KB) ( 16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了新颖的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等效电路模型.在常规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等效电路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栅极氧化层泄漏电流模型和PN结的泄漏电流模型,并用能够反映碳化硅/氧化层界面特性的迁移率模型替换常规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电路模型中的常数迁移率.有关文献的实验数据验证了所建立的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电路模型的准确性.与常规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电路模型相比,文中的电路模型能较为准确地模拟出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氧化层泄漏电流和短路失效现象.另外,该模型还可以用于讨论碳化硅/氧化层界面陷阱对工作在短路状态下的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特性的影响.

    区域提取网络结合自适应池化网络的机场检测
    辛鹏;许悦雷;马时平;李帅;吕超
    2018, 45(3):  102-108.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19
    摘要 ( 383 )   PDF (4827KB) ( 11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机场检测方法准确率低、虚警率高、耗时长等问题,借鉴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架构,提出一种改进的区域提取网络和自适应池化网络结合的机场快速检测方法.将二分类网络引入区域提取网络以筛除一些定位较差的候选区域和背景区域,结合自适应池化的检测网络对机场候选区域进行识别,通过复用网络结构和学习的特征参数来达到快速检测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与两种典型的机场检测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测试集上取得更高准确率和更低虚警率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检测速度,达到了精准、快速检测机场的目的.

    长尾群组推荐的免疫多目标优化实现
    韩亚敏;柴争义;李亚伦;朱思峰
    2018, 45(3):  109-116.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20
    摘要 ( 372 )   PDF (586KB) ( 9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群组推荐仅关注推荐准确度的不足, 提出一种引入长尾物品的群组推荐算法.由于长尾推荐会降低推荐系统的准确度, 算法将群组推荐建模成多目标问题, 以群组用户满意度和物品流行度为目标函数, 设计适合多目标推荐问题的编码、交叉、变异等免疫算子, 采用免疫多目标算法优化长尾群组推荐.在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算法在保持群组推荐准确度的同时, 提高了推荐结果的多样性和新颖性.

    Nakagami-m衰落下中继系统性能分析
    李兴旺;李静静;靳进;李立华
    2018, 45(3):  117-122.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21
    摘要 ( 464 )   PDF (526KB) ( 10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硬件损伤中继系统,研究了Nakagami-m衰落信道下固定增益放大转发中继系统的性能.考虑两种场景: 一是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不仅通过中继连接,而且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间存在直连路径; 二是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间仅通过固定增益放大转发中继连接. 在第1种场景中,目的节点通过选择合并算法处理接收的信息. 推导出两种场景下中继系统的中断概率准确闭式表达式. 通过计算机仿真表明: 存在直连情况的中继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中断概率性能; 硬件损伤制约两种场景下系统的性能; 系统性能随着伽马阴影的形状参数值的增大而增强.

    一种带内全双工无线网络MAC机制及性能分析
    孙彦景;渠倩倩;王博文;左海维;王晓琳
    2018, 45(3):  123-129.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22
    摘要 ( 416 )   PDF (774KB) ( 7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带内全双工无线接入点与半双工用户的无线网络中,当接入点发起信道接入请求时,数据传输阶段接入点的同频上行链路将处于空闲状态,此时网络吞吐量仅相当于半双工模式.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媒体接入控制机制,可通过一次信道接入建立非对称带内全双工双向链路.无论接入点还是用户接入信道,该机制均能够保证接入点与两个用户进行同时同频上下行数据传输,提高了网络吞吐量.通过构建Markov模型分析非对称带内全双工-媒体接入控制的吞吐量性能.结果表明,非对称带内全双工-媒体接入控制与请求发送/允许发送机制相比,吞吐量提高了近1倍.

    估计偏差修正扩展卡尔曼滤波新算法
    邓兵;孙正波;贺青
    2018, 45(3):  130-135.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23
    摘要 ( 397 )   PDF (569KB) ( 13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扩展卡尔曼滤波跟踪器在非线性系统目标跟踪过程中容易发散这一难题,在时差频差测量体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估计偏差修正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首先利用加权最小二乘算法求解标准扩展卡尔曼滤波状态估计偏差并进行线性修正;然后重新计算观测矩阵并且再次进行滤波估计,以减小局部线性化截断误差对于观测矩阵的影响,提升目标状态跟踪精度.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具有较好的目标跟踪性能.

    数据中心间光互联网络中的跨层动态保护策略
    熊余;李志强;杨娅娅
    2018, 45(3):  136-142.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24
    摘要 ( 311 )   PDF (1022KB) ( 15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保证数据中心间光互联网络中业务所需的可靠性,同时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提出一种带有可靠性感知的跨层保护策略.该策略在软件定义的IP over 弹性光网络架构中,通过IP层和光层控制器的协同工作,将业务的实时可靠性告知光层,使光层充分感知业务特性.在此基础上,光层控制器根据业务实时可靠性的变化,在确保业务可靠性得到满足的前提下,设计最小资源占用块释放方法来动态调整光层保护资源.仿真结果表明,该保护策略在充分保证业务可靠性的同时,可以取得较低的保护开销和阻塞率.

    无人机中继广播通信系统航迹优化方法
    李冬霞;李春鸣;赵文强;刘海涛
    2018, 45(3):  143-148+180.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25
    摘要 ( 460 )   PDF (720KB) ( 11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固定翼无人机中继广播通信系统链路传输的连通性,提出中继无人机航迹优化方法.首先分析了无人机中继广播通信系统单用户节点的中断概率近似计算公式,并以此为基础推导出了服务区域内所有用户节点平均中断概率的近似计算公式; 然后基于服务区域内用户节点平均中断概率最小化准则提出了中继无人机的航迹优化方法,并进一步给出了最优航迹下单个用户节点的精确中断概率计算公式;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结合语音融合特征和随机森林的构音障碍识别
    李东;张雪英;段淑斐;闫密密
    2018, 45(3):  149-155.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26
    摘要 ( 699 )   PDF (715KB) ( 26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析病理人群与正常人群的发音差异性,提出一种结合语音融合特征和随机森林的语音识别方法来进行正常语音与构音障碍语音的分类识别,从而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和客观的依据.首先,使用多伦多大学开发的病理语音数据库,提取出语音的五种韵律特征以及梅尔频率倒谱系数,再计算其统计特征,构成融合特征,最后结合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分类识别.结果显示,相比于单一类型特征,提出的融合特征在识别性能上有着显著优化作用,与随机森林分类器结合后,对于男性声音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9.21%,对于女性声音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8.97%,综合分类准确率达到98.00%.同时研究还发现,相较于句子,患者对短语的发音更为准确.

    面向动态外地代理的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机制
    董彦磊;李东昂;刘勤;汪春霆;史可懿
    2018, 45(3):  156-162.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27
    摘要 ( 358 )   PDF (2391KB) ( 9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低轨卫星网络的高动态特性,提出了一种面向动态外地代理的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机制,把归属于同一位置区的低轨卫星所覆盖区域设置为一个移动代理域,支持域内卫星节点间的周期性信息交互.代理域内的用户以最长视距准则选定托管移动外地代理卫星,以最长滞留时间准则选定归属移动外地代理卫星,并且仅在其归属移动外地代理卫星变更的情况下才会触发用户到家乡代理的绑定更新.该机制可优化低轨卫星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协议流程,显著降低移动性管理开销.在设定场景下,该机制的移动性管理开销仅为移动IPv6协议的80%,绑定更新次数能降低40%.

    上行小小区网络采用累计分布函数的资源分配
    王建伟;张海林
    2018, 45(3):  163-168.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28
    摘要 ( 355 )   PDF (757KB) ( 8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降低上行小小区网络中共信道干扰对频谱效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累计分布函数的用户调度和分布式功率分配联合优化算法.小小区基站选取信噪比累计分布函数值最大的用户进行调度,被选中的用户调整发送功率,使其对同频小区的干扰低于门限值.通过设置合理的门限值,将全局最优问题转化为分布式最优问题,采用拉格朗日对偶分解,获取最优的功率分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同传统最优功率分配算法相比,能够降低复杂度,并且具有相近的系统性能.

    磁调制零磁通电流传感器状态监测方法
    王东兴;朱燕燕;李瑞;李德明
    2018, 45(3):  169-174.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29
    摘要 ( 352 )   PDF (586KB) ( 19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磁调制零磁通电流传感器凭借其优良特性,广泛应用在供电设备和用电设备上.智能电网、智能电器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对传感器的工作状态监测需求日益强烈.为获得电流传感器的状态特征信息,文中利用铁磁材料磁导率随磁场强度(电流)变化的规律,提出一种磁调制分析方法.该方法既能避开三折线分析磁调制的不足,又能获得各参数之间的清晰关系.文中以零磁通电流传感器的磁调制解调为基础,运用傅里叶级数分析调制解调信号携带的频率成分,通过比对零磁通状态和非零磁通状态调制、解调包含的频率成分,确定了反映磁调制正常工作与否的关联频率分量;文中结合零磁通电流传感器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判断磁调制式零磁通电流传感器工作状态的基本方法.实验电路验证了文中所述磁调制特征信息与零磁通电流传感器工作状态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与文中推论一致.

    一种S频段卫星通信相控阵天线设计
    郭超;赵春柳;鄢泽洪;张天龄
    2018, 45(3):  175-180.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8.03.030
    摘要 ( 1137 )   PDF (2592KB) ( 26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目前卫星通信相控阵天线波束扫描角度范围较小、低仰角增益较低等问题,采用双层微带结构,加载圆形金属腔体,实现了更宽波束的S频段圆极化相控阵单元,来提高相控阵低仰角增益.然后,用24个单元按照水滴状形式排布组成相控阵阵列,以减小风阻.仿真结果表明,在收发频段内,相控阵单元的电压驻波比小于1.3,轴比小于3dB,单元在阵中的3dB波瓣宽度为120°左右; 天线阵列在扫描到仰角25°时,其增益相比天顶方向(仰角90°)下降了4dB左右.最后,加工好的天线阵列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波束扫描角度较宽,低仰角增益较大,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