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星.论单片机发展历程及技术进步[J].知识经济,2011(23):97.
[2]刘华东,张亚华.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阮武林.基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模式下的单片机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4]蔡君,刘井利.单片机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10):32-34.
[5]李立全,迟荣强.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付家才.单片机控制工程实践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7]邬宽明.单片机外围器件实用手册数据传输接口器件分册[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8]吴正民.PIC单片机特点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6):79-82.
[9]冯蕊,薛宏.LN8279可编程键盘/显示控制器测试技术研究[J].微处理机,2008(6):49-51.
[10]郭永伟,曾洁,张家敏.大型单片机程序设计方法研究[J].仪器仪表用户,2004,11(4):9-11
[11]仝庆华.基于Proteus单片机虚拟实验室[J].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2):23-25. |